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朴酷文学>>隋末之乱臣贼子> 第三百七十章 锦衣卫暗战

第三百七十章 锦衣卫暗战(1 / 2)

“三娘,唐国公已经出兵了,现在就应该轮到我们了。”鄠县庄园中,李神通神情有些焦急,但是李秀宁坐在凉亭中,优哉游哉,眼睛却是望着远处正在玩耍的李彤,目光中露出一丝慈爱来,有的时候,更是露出一丝欢喜之色来。

李神通看的分明,目光中露出一丝厉色,望着远处的李彤,对于李家来人说,李彤的存在就是李家的耻辱,李家的女人居然怀了敌人的骨血,这是不能原谅的错误。尤其是李信的骨血,很多时候,李神通都恨不得将李彤斩杀,可是李渊传来的消息不一样,想要将李彤送到太原去,这其中意味着什么,就不言而喻了,就是想让李彤成为质子,让李信不敢得意忘形,甚至可以要挟李信。

李神通不知道这样做行不行,李信这样的枭雄会不会因为一个私生女而停下自己进攻的脚步,不过,总得试一试,当下又说道:“三娘,现在我们这边已经是危险地带,虽然我联系了一些义军,若是弄一些钱财,我们还能得到更多的军队,但是身后之事不得不考虑啊!”

“哦!什么身后之事?父亲既然起兵,吊民伐罪,做女儿的也不能落后,这些日子不是让你们联系了一些人马吗?”李秀宁惊讶的说道:“关中多盗匪,父亲当年的布置也能用上了,挥手之间,两三万人脱手可得。有这两三万人,周旋大兴的军队足以。神通叔,有什么身后之事?”

“这个,三娘,战乱之中,毕竟是很危险,带一个女童毕竟是不方面,万一弓矢可是不张眼睛啊!”李神通强笑道:“我的意思。不如将李彤送到太原,让唐国公照顾。”

“不必了,我的女儿自然是我来照顾。”李秀宁听了之后,粉脸顿时变了起来,说道:“难道我李秀宁有两三万人马,连自己的女儿都保护不了吗?神通叔,你就不要说了,相信卫玄他们已经派人来捉我们了,立刻传令下去,攻打鄠县。先占据鄠县再说。”

“是。”李神通还正准备说什么,看着面色冰冷的李秀宁,顿时将肚子里的话收了回去,叹了口气,赶紧告辞而去。

“剑雪。”李秀宁望着李神通的背影,面色阴晴不定,最后长叹了一声,招过自己的侍女,说道:“去。请何潘仁来。”

“是。”剑雪望着远处的李彤,露出一丝担忧来。

“既然是你的女儿,今天就还给你吧!以后,你我只能是在战场上见面了。”李秀宁望着还在打闹。一无所知的李彤,李秀宁就好像是在刀割的一样,巾帼英雄如她,在自己骨肉面前。也是露出了母亲的慈祥。

大业十三年八月二十日,唐国公李渊之女李秀宁在鄠县高举反隋大旗,用兵三万人。马三宝、史万宝、李神通等人聚集在一起,攻占了鄠县,关中震动,关中诸多盗匪诸如当初在李信手上逃得性命的是向善志等人纷纷加入李秀宁的大军之中,不过月余,李秀宁麾下居然有七八万人。当然这个七八万人也是有水分的,真正的可战之兵,大概也就是三四万人而已,但是就这样的军队出现在关中大地上,关中的影响该是多大。

龙门,高立成望着远处的小渔村,远处的一片芦苇正冲出了熊熊大火,烟雾已经直上云霄,脸上露出兴奋之色,他是锦衣卫中的成员之一,原本不过是一个冯翊的乞丐,加入锦衣卫之后,才过上了人上人的生活,虽然这一个见不得光的职业,可是他很珍惜它,毕竟从此之后再不用挨饿了,等干了一段时间之后,还可以加入军队,成为监察官,监督军队法律,从此行走在阳光下,他是来购买渔船的。按照锦衣卫制定的方案,对于普通老百姓的渔船,是给予三倍的钱财购买,对于其他的官船、世家大族所拥有的船只,就是用火油尽数烧毁。这种事情他不是第一次干了,刚刚他就烧毁了十艘渔船,这是整个渔村之中最后的十艘船。

这样的事情,高立成还知道,将在蒲津桥、风陵渡等地方出现,一个月内,他和他的兄弟足记踏遍了整个黄河两岸,近千人进行这大规模的焚烧渔船的行动。他知道这些事情或许已经引起了地方官府的注意和重视,但是他们焚烧的是渔船,而不是官船。官船在哪里?就在不远处,那个叫做梁山的地方,那里有一个水师大营。里面有无数的战船。高立成和他的伙伴们下一步就是要焚烧梁山水师大营。

梁山水师大营虽然有不少的船只,当然这种船只多是用来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真正的水师战船并没有多少,但是防守的有两千人,想要焚烧这些战船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高立成不知道的是,在历史上,李渊就是得到了梁山水师战船,才轻松渡过了黄河。

驻守梁山水师大营的是一个叫做段广的将军,段广是谁,传闻是兵部尚书段文振的族弟,因为有些武艺,所以才做了梁山水师大营的郎将。高立成知道,这是一个比较难啃的骨头,但是也不得不啃。因为这个段广肯定会投靠李渊的,锦衣卫的情报显示,段广的侄子,也就是段文振的儿子段纶已经娶了李渊的女儿,这种关系,想不支持李渊都是不可能的。李渊南下,想要渡过黄河,肯定是需要水师的。不然的话,想要渡过黄河,恐怕要走更远的蒲津桥。

黄河岸边,有一艘小船,距离岸边大约也过五六尺而已,高立成先是吹了一个口哨,然后就见船只缓缓的划了过来,露出一个中年人的身躯来,赫然是沈千秋,没想到他已经赶到了黄河岸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