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朴酷文学>历史军事>战国齐士> 第一百零七章:田白象头谋布局

第一百零七章:田白象头谋布局(1 / 2)

“当时天色微亮,民夫们便准备进入场地,准备开工了。”

“哪知道竟然有渔民手持各种武器,拦住了民夫……”

“我得到消息的时候,急忙让军队介入,同时派人去请林君子,这就急忙来找您了!”

成抹了一把脑门上的冷汗。

公子说了,不能在莒地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因为莒地事关公子下一步的动作。

可是,此时,双方死了十几个人,伤了几百个,这么大的事情……

会不会影响公子接下来的谋划啊!

他在家族的时候,深受田氏恩德,使得妻儿老小衣食无忧,但是,却不曾给田氏出了力。

除了每岁核查家族账册的时候,他都没有事情的。

这一次,好不容易家族各位公子、君子外出地方,他得到了跟随小公子的美差。

成已经打定了主意,这一次一定要好好表现的。

哪知道,公子刚刚将盐田的修建,交给了自己监工,就发生了这件事。

……

成在一边惴惴不安。

田白却是理清楚了头绪。

“所以说这件事是盐民、渔民,与工人起了冲突对吗?”

大冬天的,成又是乘船过来,额头上却全是冷汗,由此足见此人心中的慌张。

听闻了田白的话语,成急忙道:“公子明鉴,的确是渔民和盐民在阻止咱们。”

田白的眼睛微微眯了眯。

这件事情必须要妥善的处理了,若不然,一旦被有心人利用,莒国可就不会安稳了!

更何况是这个时候呢!

要知道,现在莒人壮丁都被田白聚集了起来,虽然说,之前的时候,齐人抢走了莒人野民的粮食,此时又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让莒人渐渐地对齐国产生了好感。

但是,莒国毕竟是上千年的国家。

莒人又都是东夷人。

虽然这些人未必知道夷人与华夏人的区别,但是,最怕星星之火啊!

一旦有人故意煽动莒人……

要知道,仇恨是埋葬一个政权最好的造反方式。

古往今来的阴谋家,在最开始造反的时候,无不是编织了一套谎言,忽悠的百姓相信他们的说辞。

然后这些人会通过各种手段,忽悠参加他们的百姓对抗官府。

最初的时候,这种对抗的起因,可能只是因为张三李四多吃了一颗盐……

就是这么微不足道的小事!

然后这些阴谋家会不停地以这件事为中心,煽动更多的人对抗,制造更多的矛盾。

一旦官府镇压下来,他们他们就像是疯狗那样,瞬间就不死不休了!

镇压、流血、死亡……

只要有了一个人死亡,那么这些阴谋家,就会忽悠更多的人去对抗官府,然后死亡更多的人……

对于阴谋家来说,他们会道貌岸然的躲在阴暗的角落里,然后用义正言辞的话语,忽悠更多的人冲锋陷阵。

当仇恨在两个团体之间筑下,那么就只有以一方的彻底倒下为结局!

若是阴谋家成功之后,更是会大书特书对手的残暴——

乃至于,让后人忘记了这件事的起因,只是因为多吃了一颗盐!

比如前些年的吴楚之战。

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

有桑女采桑的时候,摘了对方的一片桑叶!

就是这个可笑的小事,最终导致了一方的国破家亡!

当然,双方高层的推动也是主因。

但是,不论双方高层如何推动,事情的本因却是因为一片桑叶而已!

……

田白深吸一口气,对着身边的杞君净开口道:

“杞公,我记得我曾让你的民夫,全部都在各处工地做了伙夫?”

净点头:“多谢君子给了杞国黎民一条挣钱的法子,寡君无以为谢,唯有……”

田白制止了杞公净的表忠心。

他急切道:“杞公速速安排下去,告诉那些伙夫,让彼等给我散播这样一段话!”

净弯腰,等待田白示下。

田白深吸一口气,这一刻他只有放下了自己的良知:

“孤欲要在海边修建盐场,此后盐业产量必然激增,莒人盐民不满,于是煽动相邻闹事……”

净愣了一下,转瞬脸上却是带上了狂喜。

“公子此策高明,小君佩服至极,公子放心,寡人这就去让人散步出去!”

田白继续道:“不可说的太过官方了,记住了,让杞人知道意思,用自己的言语散播就可以了!”

净轻笑:“放心吧,小君醒的!”

他行了礼,然后转身就朝着海边而去。

净虽然一直跟在田白的身边,但是,此人的护卫并不曾少了,更是有着专属的船只的。

……

看着杞君的船只驶离了简易码头,朝着烟雾缭绕的少海而去,成却是佩服极了。

他弯腰及地,认真的道:“小公子权谋无双,这一件泼天的祸事,却被小公子三言两语化解,臣佩服的五体投地啊!”

“不说这个了!”

田白摆摆手,对着成道:“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那些盐民、渔民怎么会忽然就爆发了冲突呢?”

成苦笑。

“小公子,我等的盐场,占地面积太广,挡住了渔民们下海的道路,更是毁掉了海边滩涂,使得盐民想要煮盐的时候,需要跑了很远,才能割到芦苇的,我想他们就是因为这个吧!”

田白叹息一声:“些许小事,何至于此啊!彼等为何不向我们反映呢?”

成摇摇头:“有军卒守卫,他们哪里敢过来哟,现在也就是看到我们即将完工了,他们这才乘着军卒不曾到场之前前来阻拦的……”

“仲父,拿地图!”

田白对着身边的田十七开口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