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朴酷文学>历史军事>大国崛起1900> 第六十四节 兵工厂股份划分

第六十四节 兵工厂股份划分(1 / 2)

德国人的目的,是排挤美国,美国人要在烟台开办钢铁厂,瞄准的自然是山东的利益,可是美国人在烟台办厂,德国人实在是没有办法阻挠。

因为烟台可是一个开放了几十年的口岸,各国都在这里有大量的利益,早就取得了办厂的权力。

一旦禁止美国办厂,势必引起美国的强烈反弹,甚至其他国家都会跟风抵制德国。

虽然美国军事实力弱,打是打不过德国的,但是人家经济实力强啊,德国和美国之间也不少经济往来,贸易额要比跟中国之间的大得多,只是列强跟中国做生意好处太多,比如进口的都是原材料,而出口工业品,不但利润丰厚,还能支持本国工业和促进就业,互相间还多少都有竞争关系。

因此在山东的利益,德国人是不想让出去的,可是也不能冒跟美国人打贸易战的风险,毕竟德国庞大的新兴化工业最大的出口国,就是美国,德国拜耳制药每年向美国出口的海螺英就高达数亿美元,比对整个中国的出口都多。

所以哪怕为了保住向美国的贩毒权力,德国人也不会跟美国人死磕,尤其是在美国人显然已经被排挤出中国,美国资本家眼红的都快要滴血的时候,更是不能惹恼他们。

因此德国不愿意自己出面阻挠美国人在烟台建钢铁厂,而烟台钢厂一旦投产,势必会向山东倾销,这又是德国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们打算拉拢中国人,让中国人出面制止,毕竟中国人有足够的理由反对这桩生意,甚至只要中国人不给美国人保证,美国人自己都不会冒险建厂。

而德国付出的条件则是,帮助中国人在山东建立一座自己的钢铁厂,既然无法阻止中国人办厂,那么最好由德国人亲自来办,总好过让美国人来掺和,同时建厂毕竟也是一笔生意不是。

“德国人的情报系统很厉害吗?”

杨潮举了举杯,发现自己跟美国人接触的具体细节都被德国人知道了。

古斯塔夫·克虏伯笑了笑:“美国人可不擅长保守秘密。”

杨潮道:“准确的回复您,绝无可能,我们中国人向来很讲信用,讲好的事情那就绝不反悔!”

杨潮明确表态,烟台引入一座美国钢厂板上钉钉了。

古斯塔夫不由皱起眉头:“您还是考虑考虑,我们开出的条件绝对优厚了,而且德国愿意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杨潮很霸气的摆摆手:“用不着。我手里有的是金子!你应该知道,本官的辖区,恰好就是中国最大的黄金产地。”

古斯塔夫点了点头,他们其实对杨潮突然大把洒金子的行为不解,如果说一条铁路的话,还能解释,但是后面这些动作,就实在是让人看不透了,中国政府不可能吧自己的黄金全部交给杨潮,所以德国人也猜到可能杨潮掌握了一个金矿,而恰好招远就是中国历史悠远的金矿区,就不得不让他们联想了。

古斯塔夫绝对想不到,搬出招远是杨潮为了掩盖从海底的秘密。

“好吧,黄金,黄金!”

古斯塔夫只能摇摇头,西方国家已经确立了金本位,所以白银价格一路走跌,跟三十年前相比,银价足足下跌了一半,可是黄金却越来越坚挺,西方国家为了黄金都快疯了,大家看起来都完成了工业化,都有能力向外大规模投资,就连比利时卢森堡那种国家向其他国家贷个上千万两银子都毫无压力,其实背后的保证不过是各国的工业。

但是西方国家的货币却是用黄金做保证的,可以说各个国家的工业都是用黄金驱动的,看似几百万几百万美元英镑的投资,真正让那些国家拿出背后的黄金储备来,大多数国家都得脱层皮,谁家知道谁家事,那个工业国不是超发了大量货币。

甚至每几年就来一次的工业境界危机魔咒,最公认的认识就是黄金不够,货币滥发了,而滥发货币的正是银行家,而他们发货币的行为,却是国家默认的,因为国家确实需要他们的资金来发展经济,可以说西方国家都被银行家绑架了,而银行家被黄金绑架了。

黄金就是卡在银行家脖子上的绞索,那也就是架在国家脖子上的刀子,为了不让经济危机这个达摩克里斯之剑落下来,西方国家都拼命的到处搜刮黄金。

杨潮突然大把的洒金子,自然就引起了嗅觉灵敏的国际银行家的注意,德国人银行家更是不能错过这杯羹,因此促成了四方机车,这次更是说服了克虏伯家族,让他们援助中国建一座钢铁厂,连德皇都被迫从中撮合。

当然这是古斯塔夫到青岛后的事情了,命令是从电报里发过来的,克虏伯之前的目的,其实是来推销军火给中国政府的,不过眼下得先跟杨潮敲定钢铁厂的事宜,军火的事情,稍后在去北京谈。

杨潮也发现克虏伯时间上似乎对不上,美国人跟自己接触的事情,也不过就是这几天发生的而已,除非克虏伯早在美国人出发前就知道了情况,那时候杨潮都不知道美国人的打算呢。

杨潮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因此疑问道:“不知克虏伯先生这次来还有什么其他业务?如果需要本官帮忙的,本官是很乐意帮助德国朋友的。”

克虏伯很意外,因为铁路的事,杨潮已经被打到反德派一系去了,德国政府甚至给德国公使齐默下达了,通过政治手段将杨潮从山东弄走的命令,可没想到杨潮竟然突然示好。

不过克虏伯也不需要隐瞒,因为根本隐瞒不住,国际军火界的眼睛,时刻盯着克虏伯,克虏伯的代表去哪里,英法美的代表就会跟着去,当然最后总是克虏伯通过质量和名声取得胜利,因此更不需要隐藏行径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