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朴酷文学>历史军事>我要做首辅> 第241章 拉人下水

第241章 拉人下水(1 / 2)

王崇古眯缝着眼睛,悠悠问道:“行之,票券之危,当真如此严重?”

“不敢欺骗先生,这也是弟子近一个月来的心得,只怕票券要背后的那些人到了收网的时候。”唐毅笃定地说道。

“听说票券也出现十几年,背后又是那么多强悍的世家,哪里会轻易垮了,你小子不要危言耸听,哄骗老夫。”

唐毅慌忙举起右臂,攥着拳头,对天发誓。

“先生,弟子万万不敢欺骗您。”

你刚刚就骗了老夫,王崇古对此话显然将信将疑,问道:“你可有什么根据?”

“先生,所谓票券本来是考验人的眼光,如果对未来判断精准,就会获得丰厚酬劳,是一个很不错的东西。可是由于朝廷官吏不通金融,不懂生意,没有提前进行规范和预防,结果票券市场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拾了。”

唐毅做足了功课,侃侃而谈:“大到粮食、丝绸,小到点心,肉类,凡是老百姓生活必需品,都产生了票券,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先是追涨杀跌,赚取差价,接着倒买倒卖,到了最近几年更加疯狂,各大豪商大户加入其中。他们力量强悍,能够左右市场,操纵物价。从他们介入之后,票券就完全变了味道。从最初的投资,到投机,再到敛财工具,票券已经成了洗劫苏州百姓手中金银的超级骗局。”

王崇古倒吸一口凉气,陷入了沉思,他一直在观察,可是怎么也没想过问题竟会这么严重,还有些不信。

“行之,老夫看苏州商贸繁荣,老百姓都十分接受票券,大小商铺也都客人云集,丝毫没有危机的迹象,可不像你说的这么可怕!”

“非也!”

唐毅断然道:“先生。票券是建立在对未来的判断之上,物价岂有一直上涨而不下跌的道理?可偏偏这几年苏州的物价很少下降,即便是短暂下降,也很快就涨回来。弟子调查了苏州十八种民生必需品的价格。包括,大米、面粉、豆油、盐、茶、蔬菜、水果、布匹等等,其中大米涨幅一倍左右,果蔬更是多达三倍,至于布匹也有五六成之多。”

说着。唐毅将一份统计图表送到了王崇古手里,展开一看,就让王崇古拍手叫绝。没有多余的文字,只是十几张折线统计图,将价格上涨的态势描绘一清二楚。王崇古敏锐察觉到图表的价值,忍不住说道:“行之,这是你弄出来吧?”

“是。”

“嗯,改天老夫派几个人过去,跟你学学,你不会敝帚自珍吧?”王崇古明笑得像是狼外婆。十足的趁火打劫敲竹杠。

唐毅轻轻一笑:“些许小事哪用得着先生吩咐。”

王崇古满意地点头,把精力又放在了物价上面,不由得皱起眉头,问道:“行之,老夫观之,好多东西翻了一番还多,按照道理,百姓该怨声载道才是,怎么听不到任何抱怨啊?”

“这正是票券带来的错觉。”唐毅严肃地说道:“物价上涨,带来票券价格更快上涨。老百姓手上的财富看起来不断膨胀,他们对物价也就不敏感了。可是!苏州物价已经远远超出了其他地方,这种畸形的物价根本不可能长久维持。另外倭寇频频入侵,变数横生。一旦发生长时间战乱,供应不足,物价飞涨。到时候老百姓就会拿着票券去挤兑店铺,当他们发现店铺拿不出东西的时候,恐慌就会瘟疫般蔓延,几千万的票券一夜之间变成废纸。成千上万的铺面倒闭,无数百姓倾家荡产,走投无路,或是悬梁自尽,或是铤而走险。人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只怕到了那时候,苏州就是人间地狱!”

“不要说了!”

王崇古突然断喝一声,脸色铁青,额头上冒出了细腻的汗水。面对着千军万马,王崇古丝毫不惧,可是此刻他真的怕了,从心里往外怕了。

唐毅的分析入情入理,简直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府试之前,就有倭寇杀入了苏州地界,幸亏他防备及时,才没有酿成大祸,而当时苏州城的票券就动荡了好些日子,幸亏举行府试,转移了大家伙的注意。

现在想起来,王崇古都有些后怕。如果当时倭寇杀到了苏州,只怕早就大祸临头!

不光他的仕途就此中断,晋商票号也会受到极大损失。

“可恶,真是可恶!”王崇古气愤地骂道:“小畜生,竟敢不告诉老夫,还让老夫出头,简直可杀不可留!”

唐毅一缩脖子,莫非说我呢?偷眼一看王崇古尴尬的表情,唐毅瞬间明白,是有另一个“小畜生”说动王崇古找自己的,果然自己猜的没错,只是和事老没有那么好当的,小爷一定要把你们拉下水。

王崇古发觉唐毅神色怪异,只当他识破了刚刚的失言,只好如实说道:“贤侄,老夫可没有出卖你,只是猜到除了你别人没这个本事。”

“呵呵呵,先生无须自责,既然是师徒,先生有事,弟子服其劳,不管出了什么事,弟子都站在您这一边。”

“点你做案首,是老夫最英明的决定!”王崇古欣慰笑了起来,笑到了一半,他突然憋了回去,忍不住大骂道:“臭小子,给老夫下套子是吧?分明是你来求我,怎么变成你帮着老夫了!”

……

王崇古虽然愤怒,可是不得不仰仗着唐毅的智慧,两个人足足聊到了深夜,都在讨论票券,讨论苏州。

唐毅努力说服王崇古,让他出手解决苏州的隐患,只是王崇古没有那么高的觉悟,正如他曾经给唐毅提出的要求一样,晋商的利益要维护,其次就是他任内不要出事。至于掀起晋商和江南大户的战斗,一点兴趣也没有。

谈到了最后,双方都亮底牌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