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咏成婚之前, 石家人一向住在椿树胡同,只有每年腊月至元宵节那一段时间住在永顺胡同赐宅。然而前阵子石咏大婚, 必须要在永顺胡同的赐宅里办喜事, 这才一起搬到了忠勇伯府旁。
前阵子石喻回椿树胡同, 主要是为了去学塾方便, 而那时石咏尚在新婚,照规矩新房不能空,所以石家掰成两茬儿, 一边住了外城, 一边住了内城。
如今石大娘提出搬回椿树胡同,石咏与如英都说好。毕竟石咏平日里上衙, 只有如英与石大娘两人大眼瞪小眼, 又惦记着王氏一人在椿树胡同应该也怪闷的,干脆捡了石咏休沐的日子, 举家又一起搬到外城来。
椿树胡同的宅子较永顺胡同赐宅小些, 但是格局不错, 自然而然分成东西两院。回到椿树胡同,石咏夫妻住了东院里进,外头一进只有半拉院落盖着房子, 李寿与另一名长随石海便住了西面两间, 东面的空地正好停靠石家的马车,并建了个规模不大的马厩。
西院那头,石大娘和王二婶一起住了里进,石喻则一人住在外进。
椿树胡同还多了些人口, 主要是几个小丫鬟。如今石大娘与王二婶各有一名贴身丫鬟,一名粗使丫鬟,如英这边的规格与西院相同。但是石咏兄弟两人依旧不要人贴身服侍,石咏有两名长随,石喻如今则添了一名书僮,和一名送信跑腿的小厮。除此之外,石家的厨房由柳氏夫妇张罗,余人则都还住在永顺胡同,看院子。
石咏一搬回来,最雀跃的人自然是石喻。这小子如今已有十二岁了,开始窜个子,早年间脸上的婴儿肥全不见了,再加上攻读辛苦,便显得十分清瘦。王氏天天看着他还好,石大娘一见了就心疼的不行,直嚷嚷着要厨房做点儿滋补的,给石喻补补。
石喻则来找哥哥:“大哥,我有事同你说!”
石咏一点儿也不奇怪,早先在永顺胡同,这小子就每每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他不免努力回想,究竟自打什么时候起,这小子就学会藏心事了?
“说吧!”石咏伸手拍拍他的肩膀,以前都是拍头的,可是如今人已经不是之前那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了,石咏便也不好意思拍他的小脑袋。
“大哥,我想……我想明年下场!”
石喻抬起头,双手都攥着拳,非常坚定地望着兄长,似乎说明这小子是来“告知”兄长,不是来征求意见的。
石咏一怔,问:“夫子怎么说?”
石喻正想解释,忽然外面李寿的声音传来:“大爷,大爷,郑先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