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大灾的事情继续研究,“毛帅所说上面的几个办法都好施行,但迁徙人口却是为难。当初洪武爷迁山西填山东,也不知道造成多少人家破人亡。洪洞大槐树下,也不知道破灭了多少兄弟父子相聚的梦幻,那样惨烈的事情,尽量还要避免。”天启皇帝就再次检讨了自己先祖的过失,但也从这一点上看出,天启绝对是一个仁厚之主。
马文中却摇头,否定了天启皇帝的理解:“万岁仁德,真的是万民之福,既然万岁已经看到了当初的缺点错误,我们就要避免这种方式,这一次人口的迁徙,和当初洪武爷年间的迁徙不同。”
“又有什么区别吗”天启对这件事情提不起兴趣来。
“当初的人口迁徙,朝廷是一种强迫的办法,让那些躲避了战争灾难的百姓,离开自己舒适安宁的家,去一个战火毁坏后的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是让那些百姓从富足走向贫困,百姓当然积怨颇深。但这一次却正好相反,山陕大旱已经出现,两地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流民。更加上这些年朝廷给王爷们的土地赏赐,以及世家大族的土地兼并,让八成的百姓已经没有土地耕作,百姓们已经挣扎在死亡线上,之所以他们还滞留在那两个地方,不是他们心甘情愿的想留下,而是我们的户籍政策严重的束缚住了他们的流动。”
大明的户籍政策非常严格,几乎等于将百姓们固定在方圆30里范围之内的故乡,想要走出30里之外,就必须到县衙门里去拿路引,否则一旦抓获,就是大罪。
“如果我们放开人口自由流动的户籍政策,百姓们趋利避害,自然而然就会向富足的地方迁徙,这样不用政府动员,就能实现我们减少山陕地区人口的目的。”
这个道理,谁都懂:“但如此一来,就要在重大政策上加以改变,而一旦这个政策改变了,那些农民们就会首先向江南地区迁徙。无地的百姓流落到江南,将会给江南带来巨大的社会不安全,江南是财富重地,绝对乱不得。”黄爌满脸忧虑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也就是变相的反对。
黄爌说的对,一旦放开户籍管理,想一想如蝗虫一样的难民涌入南方,那将是怎么样一个灾难啊,想一想就让人恐惧啊。
马维忠胸有成竹的一笑:“阁老果然是老成谋国,能够发现这其中巨大的弊端,正如阁老所言,江南本来已经人口众多,再无闲田。虽然我们查处贪官污吏,收集了一些承包的土地,但是粥少僧多,终究是入不敷出,而中原地区和山陕状况大约相同,也不能承受千万的百姓,所以毛帅建议,这一次的户籍开放,只针对东江镇,其他地区依旧是严格管理。”
这样的决定,不由得让所有人动容,因为在大家看来,这是毛文龙主动承担国家的巨大灾难,这真是大忠臣才能做的事。
天启不由得担心的提出:“东江镇不过是弹丸之地,如何能承受这些百姓的负担,毛帅之心朕领了,这事情还要从长计议。”
“臣代毛帅感激万岁的体恤,但毛帅说了,为国不惜身,为皇上分忧乃是臣子的责任。”
毛文龙的话,让皇上,包括诸位阁臣都感动万分,即便是为反对而反对的周朝瑞也在心中感慨毛文龙的忠心了。
“话虽然如此,但毛帅弹丸之地,怎么能容下那么多的难民呢”天启还是不忍,并没有答应毛文龙的策略。</p>
<strong></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