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紫微星总部。
决策委员会。
在此之前,周不器已经把有关区块链的技术分析和应用方向的材料发给他们了,也普及了一波虚拟加密货币的概念。
现在,即便贺阳、聂才俊、韩乐水等几个不懂技术的决策委员会成员,对区块链的相关信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总体的感觉,都不看好。
感觉太玄乎了。
没有任何赚钱的可能性!
一个行业的发展,就跟国家大势一样,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应该从非中心化,一点点地向中心化发展。中心化发展到极致了,弊端逐步地暴露了,就开始流行去中心化。等非中心化的低效和高成本劣势显现出来,又开始向中心化发展。
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概念,云计算是中心化的概念。
现在,云计算还没有真正地被全世界认可呢,互联网世界的中心化还没有构建起来呢,距离区块链的时代还太遥远了。
周不器笑着说:“能不能实现,这个且另说。关键是把这个技术前沿的概念拿过来,给紫微星披上真正的推动世界科技革命的外衣。”
这样的思路,大家都明白,可总感觉不太对劲,张一明犹豫着说:“这样一来,会不会在企业里形成一种人浮于事的价值观?”
贺阳很认同这种看法,“我也很担心。”
郭鹏飞道:“老周,我知道你什么意思,其实就是想打着未来科技、改变世界的幌子来吸引公众关注、获得硅谷的尊重,既带来了媒体的流量,也获得了硅谷精英的热捧从而招聘到更优秀的人才。然后,实际上是靠着我们最核心最务实的业务来赚钱。可这……是不是有点分裂啊?”
从日本赶回来的唐斌辰道:“我认为是分裂的,这会大大地增加管理难度。真正为公司赚钱的业务,不是媒体宠儿。没有预期、看不见未来的炒作概念,却成了明星业务。从公平性的角度来看,也容易人心惶惶。”
季子安平静地说:“最有利于公司发展的业务,就应该获得最大的尊重和赞许。而不是充满质疑让所有人一头雾水的业务像好莱坞明星那般受到了所有人的追捧。我们还是要务实一点。”
王小船一向不怎么表态,他只关注他的搜索业务,可这次也罕见地发声了,“也许区块链的方向是对的,也许未来的数字生态真的会成为区块链的天下。可要等这一天来临的时候,再把区块链业务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上,成为公司里的明星。过早地给予明星地位,容易引来混乱。”
贺阳缓缓地道:“营销的事,让营销的人来干。如果技术人员不好好地做产品、做开发,却把心思用在了炒概念上,恐怕会形成一种不太好的风气。每一个人都想当明星,可公司内部要推崇一种优秀的人才能当明星的价值理念,而不是谁会炒作谁当明星。”
周不器深吸了一口气。
他没想到是一致反对的结果。
的确,他们说得没错。
这样的价值理念的确有很大的问题,搞不好会破坏公司内部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这就跟娱乐圈的流量明星似的。
过去的明星,那都是有硬实力的,不仅长得漂亮,演戏、唱歌都要有过硬的实力,每个人都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
可流量明星就不一样了,什么代表作都没有,就靠着炒作博眼球出名。
这种方式配合上互联网运营的粉丝模式,很容易就能在短时间内打造出红遍大江南北的流量明星,然后就是广告代言、影视剧片约不断。
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他们祸害了电影、电视剧,也祸害了整个行业。
这段时间周不器一直在谋划着依靠着区块链来炒概念的思路,还真有点流量明星的意思。也许他真的能成功,能把紫微星国际的名声给炒作起来。
可这是否会因小失大?
一旦真的把这层炒作的外衣披上了,是否会让紫微星内的其他那些踏实奋斗的业务受到影响?是否会人心惶惶?
沈向阳很冷静地分析道:“利用一些前沿的概念来获得公众媒体资源,这是硅谷这么多年来常有的营销手段。不过,通常发生在创业公司和小公司身上。科技巨头的炒作,往往不是概念型的炒作,而是产品型的炒作。比如谷歌眼镜,他们真的做出来了,就是拓展现实的技术不过关,迟迟无法问世;又比如乔布斯前些年声称的划时代手机,可iphone真的是划时代产品,不单单是概念。”
张一明很同意,道:“如果我们要对区块链的方向下注,我认为还是应该炒作产品,而不是炒作概念。”
聂才俊道:“以目前紫微星的财力,不宜开展更多前沿性的方向探索,应该集中一些。”
韩乐水分析道:“不管是紫微星还是紫微星国际,业务线都已经很广了。尤其是海外市场,很多产品还没有真正地站稳脚跟,最好不要进入一个过于前沿的业务破坏平衡性。”
周不器点了点头。
这是肯定的。
不用别人说,他也明白。
眼下的紫微星国际,不可能在区块链的业务上有过多的关注和投入。最多就是搞一个十几个人的小部门,炒炒概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