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朴酷文学>历史军事>重生南非当警察> 2660 裁军,裁军,还是裁军

2660 裁军,裁军,还是裁军(1 / 2)

受罗克影响,亚瑟也不喜欢住在喧闹的市区里,上一次搬的不够远,随着大量新移民的涌入,城市快速扩张,亚瑟不堪其扰,新家距离东卡佩足足50公里。

环境确实真的好,青山环绕的小湖畔,绿树成荫,鲜花开满山坡,一头母鹿带着一只小鹿漫步其中,无忧无虑。

通往主干道的路口有哨卡,最近的邻居也在十公里之外,附近还有一座军营,驻扎着亚瑟的私人卫队,安全上不用担心。

来到塞浦路斯,罗克最关注的肯定还是俄罗斯。

俄罗斯并没有像南部非洲一样,在世界大战结束后有计划的裁军,依然保持着庞大的军队,在东亚和北非,俄罗斯已经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罗克和温斯顿将俄罗斯封锁在欧亚大陆的计划,一定程度上已经失败了。

这并不是罗克的问题,因为南斯拉夫和俄罗斯的关系,已经无法将俄罗斯彻底锁死,罗克只能寄希望于南斯拉夫的领导人瓦尔特能顶住俄罗斯的压力,不要彻底倒向俄罗斯。

“东欧国家跟俄罗斯的关系一向亲密,我们在东欧地区的民主计划遭遇史无前例的困难,共产国际已经在这一地区取得绝对优势,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确保黑海出海口的安全。”亚瑟面对目前的形势也束手无策,东欧国家的资产阶级太不争气了。

二战对于东欧国家来说是一次彻底的洗牌,有了法国的珠玉在前,在轴心国家的强力威慑下,东欧国家纷纷加入轴心国阵营,仅罗马尼亚,就在对俄罗斯的战争中损失了624万人。

由于西线盟军的决策出现失误,东欧的战争主要是俄罗斯主导的,这就导致这些国家中的亲俄势力,在战争结束后获得绝对优势。

统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在这场战争中展露无遗。

统治阶级和资本家都有钱,又比较爱惜生命,没有和国家共存亡的觉悟,于是在战争逼近时,纷纷逃离故国。

等战争结束,这帮人想回国接收胜利果实的时候,却发现整个国家已经变了天,即便组成临联合政府,等过渡时间结束后,整个国家的政权都被亲俄势力夺走。

被罗克寄予厚望的匈牙利共和军,也没有顶住亲俄势力的反扑,在战后的第一次普选中全面溃败,南部非洲在战争期间支援给匈牙利的物资和武器装备,现在都成为俄罗斯的战利品。

“我早就说过,靠他们那帮人,什么事都干不成。”温斯顿马后炮,这话也是在影射爱德礼。

从这个角度上说,温斯顿选举失利倒是值得庆幸,至少他不需要为目前的尴尬局面负责,毕竟这些事都是在爱德礼担任首相之后发生的。

“奥斯曼的情况怎么样”罗克本来就对东欧那帮人没报太大希望。

东欧国家以斯拉夫人为主,长期处于俄罗斯的高压威慑下,受俄罗斯的影响很大。

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这几个国家,本来就是因为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的战争,才得以脱离奥斯曼帝国独立,天然对俄罗斯有好感。

世界大战期间西线盟军百般拖延,坐看俄罗斯和德国相互消耗,结果让俄罗斯再次成为东欧国家的解放者,这种情况下东欧国家怎么可能对西线盟军有好感呢。

俄罗斯对南部非洲没太大威胁,是因为俄罗斯距离南部非洲太远。

如果俄罗斯跟南部非洲接壤,那恐怕罗克晚上也睡不着觉。

“奥斯曼的情况还好,我们给与了俄罗斯民用船只,在和平时期自由出入黑海出海口的权力,军用船只需要提前申请,并且严格按照我们的要求才能通行。”亚瑟也没办法将黑海出海口彻底锁死,奥斯曼人也不可能同意。

处于欧亚十字路口的奥斯曼,过路费是最稳定的收入之一,往来欧亚大陆的商品,以及俄罗斯的商船,都被奥斯曼苛以重税,这种情况一直到苏伊士运河开通后才有所缓解。

也正是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后,奥斯曼帝国的情况每况愈下,最终在一战中四分五裂。

要完全禁止俄罗斯军用船只通行是不可能的,俄罗斯和西方阵营的关系现在还没有彻底决裂。

即便决裂,欧洲也需要大量从俄罗斯进口资源,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

南部非洲和美国,对于欧洲来说还是太远了,距离起到关键作用,尤其是在大宗商品贸易上,欧洲国家很难拒绝价格相对低廉的俄罗斯商品。

所以就算俄罗斯不提要求,黑海出海口也必须对俄罗斯民用船只开放,否则欧洲人就要饿肚子了,这一点也不夸张。

很难想象,对英国这样严重依赖殖民地物资供应的国家来说,从印度征调的粮食,居然比从俄罗斯进口的成本更高,这也难怪英国国内近来允许印度自治的声音越来越大。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本质上就是躺平,殖民成本直线飙升,英国人已经开始考虑放生印度了。

印度对于英国来说,最大的价值在于近乎用之不竭的人力资源。

甘地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之后,印度人不再心甘情愿为英国人工作,再加上英印部队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糟糕表现,印度在英联邦内的地位直线下降。

如果不能为英国大量低成本人力资源,印度对于英国来说就会变成彻底的负担,花了好几亿英镑打下的南部非洲都可以允许自治,放生印度也不是不可接受。

通过两次世界大战,所有人都深刻认识到战争的破坏性,现在即便是最好战的人,也不敢轻易挑起战争,英国的国防压力大大减小,这也促使英国放弃印度。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英国现在的实力已经明显弱于南部非洲和美国,未来即便再有世界大战,也是以南部非洲和美国为主,英国只需要做好随时准备迁都的预案就够了。

“俄罗斯现在还有军舰吗”温斯顿不放过任何一个嘲笑俄罗斯的机会。

英国虽然实力在下降,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皇家海军还是可以拿出来吹一吹的。

俄罗斯是传统陆权国家,为数不多的海军军舰,日俄战争中一蹶不振,到现在都没有恢复实力。

不过以大胡子的性格,这种情况也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俄罗斯如果全力以赴,不说建立一支比肩南部非洲和美国的海军,超越英国还是很轻松的。

就在罗克一行人前往塞浦路斯的途中,爱德礼内阁终于在千呼万唤中拿出了第二版裁军方案。

波兹坦会议后,爱德礼只干了三件事,裁军、裁军,还是裁军。

1944年,英军达到巅峰,总兵力450万人。

这么多军队不可能维持太长时间,温斯顿在任后期,英国政府就已经开始制定裁军计划了。

温斯顿没等到开始裁军就被赶出首相府,爱德礼接手这一工作,温斯顿逃过一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