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卿以为,应该如何治理陕西,剿灭陕西盗贼?”
袁可立道:
“先补发陕西边饷,再抽调精兵剿灭盗贼。”
“同时减少征税,避免饥民沦为盗贼。”
这和朱由检的思路差不多,所以他当即说道:
“补发边饷的事情,朕已经竭力做了。”
“减少征税的事情,朕也可以用登极加恩,豁免陕西一年税收,明年全面免征。”
“精兵捕盗的事情,谁能承担此任?”
对皇帝的决心大感惊讶,袁可立更加感受到了皇帝的重视。
群臣在听到皇帝要豁免陕西一年钱粮之后,同样觉得皇帝虽然有些贪财,却不像万历皇帝不知轻重——只知道把钱往内库里捞,却不舍得使用。
豁免钱粮事关重大,因为朝廷缺的钱粮要从其它地方补回来。但这是户部尚书的责任,袁可立不会为这件事情烦心,举荐道:
“延绥总兵杨肇基,曾在天启二年剿灭白莲教立功,晋都督佥事加右都督。”
“又在调到陕西后因收复兰州有功,进左都督,加太子少师、荫一子锦衣卫正千户。”
“此人有勇有谋,又有剿贼经验,足以承担重任。”
朱由检闻言大喜,又了解到杨肇基出身沂州杨氏,是世袭军官出身,当即就下令道:
“升杨肇基太子太保,提督陕西、山西、河南三省军务,专门负责剿贼。”
“三边总督、陕西巡抚、延绥巡抚、甘肃巡抚、宁夏巡抚、山西巡抚、大同巡抚、河南巡抚,都要全力配合、兼理粮饷,尽早剿灭盗贼。”
提督三省军务,上面还没有总督存在,文臣普遍觉得不妥。
就是袁可立这个举荐杨肇基的人,此时也劝谏道:
“地方或许有人推诿,当设文臣总督为宜。”
“不能耽误剿匪!”
以大明如今的风气,武将面对文臣动辄自称“门下小的”、甚至“门下走狗”。不设个文臣做总督,杨肇基在地方不可能得到配合,文官对他的要求,多半会直接无视。
这种风气,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变的,朱由检了解之后,也是没有办法,只好设个文官,辅佐提督工作。
思索之后,朱由检道:
“总督三省权力太重,现在还没到那个地步。”
“暂且设个护军专理粮饷,负责和地方文官打交道。”
“护军负责保护监督军队,管理军中内政。”
“军中训练指挥,仍由提督决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