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朴酷文学>其他类型>崇祯重振大明> 第405章 枢密院和政务院

第405章 枢密院和政务院(1 / 2)

西南奇捷的消息,虽然没有被正式公布,有心人却都知道了。

他们惊叹于这次大捷,更惊讶于朱燮元被调任兵部尚书、督师长城边务。

一个外出的督师,按理说在朝堂上引起不了多少注意。就像孙承宗这个大学士出任辽东督师后,在朝堂上面就基本没有多少影响力。

但是朱燮元这个督师却不同,他是被皇帝允许每月回京的。

而且长城督师的驻地密云距离京城并不远,完全能很快往返。

这让很多官员认识到,朱燮元的兵部尚书身份,会对袁可立这个兵部尚书,带来很大冲击。

很多人都期待袁可立的反应,认为面对韩爌的步步紧逼,这个曾经拥有首辅权力的人,不会轻易忍耐。

没让群臣失望,刚刚进入十月,袁可立就上了一份奏疏,请求设立枢密院。

在这份奏疏之中,袁可立阐述了重设枢密院的必要性,并且建议把枢密院和兵部份立,分掌军令军政。

这桩在京城流传已久的传闻,如今终于落地。

韩爌作为大学士,是最早看到这份奏疏的人之一。

看到奏疏之后,他就敏锐感觉到,这里面有皇帝的手笔。

袁可立为枢密院设置的各个部门,非常有皇帝的风格。凭袁可立的脑子,根本想不出这些。

想必是皇帝和袁可立商议已久,如今正式提出来。

作为东林领袖,又在内阁中担任次辅,韩爌就任之后,已经渐渐掌握了次辅的权力。甚至因为独立票拟权,在侵蚀原本属于首辅的权力。

不过他也没有做得太过,因为黄立极这个首辅,正处于躺平阶段——

早在去年,黄立极就在朝堂上承诺,最多再干两年。

也因此换来了东林党默认,没有下死力弹劾他这个阉党留下来的首辅。

韩爌作为东林党现阶段的领袖,自然不会在黄立极的任期还剩下一年时,和他起大争端。

再加上黄立极为人颇为识趣,除了皇帝规定的必须由首辅承担的责任外,他是能推就推,丝毫不在乎首辅权力流失,图谋独揽大权——

对他来说,不争不抢的话,紫阁贤臣席位已经基本确定。

反而是争权夺利的话,有可能引来皇帝和群臣厌恶,失去名列紫阁的机会。

黄立极自知没有成为紫阁功臣的可能,多做事反而出错,所以他现在完全是躺平,当一个摆在台面上的工具人。

韩爌面对这样一个几乎无欲无求的黄立极,真不敢轻易和他起争端。只是暗戳戳地争夺一些权力,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现在,他的做法引来黄立极小小的反击,袁可立的《请设枢密院疏》,就被黄立极安排他写票拟。

面对这份奏疏,韩爌真有些为难。因为他已经把下一任首辅视为囊中之物,当然不愿意枢密院这样分出去。

毕竟按袁可立的设置,枢密院完全是独立衙门,能和政事堂并称,可以和现在的内阁六部并列。

但是这份奏疏,又明显有皇帝的手笔。

他是打着“以威福还主上”的旗号上台,如果对皇帝的想法置之不理,明显会失去圣心。

再加上枢密院的设置,符合他喊出的“以政务还诸司”。这让他在反对时,根本没有底气。

所以,韩爌斟酌之后,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票拟。大概意思是这件事关系太大,臣子不敢擅专,需要皇帝圣裁。

其他大学士的意见,大体也是如此。他们都不想内阁在军事上的权力被剥夺,但是又不敢明确表示反对。

朱由检登极一年多,已经在朝堂上树立了权威。不断被削权的内阁,根本没有底气反对。

但是他也没有专断,对这样的事情,决定举行廷议。

廷议之前,他还召集大学士、九卿、小九卿、四辅大臣、资政大臣等官员,让他们在武英殿中,畅所欲言讨论。

徐光启是大学士中仅有的支持枢密院创立者,但他同样认为按照袁可立的设置,枢密院权力太大,必须有其它衙门牵制:

“臣观前宋之制,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并称东西二府者,为政事堂。”

“臣以为要建枢密院,则必须建政事堂。”

“否则枢密院一家独大,朝堂有失衡之危。”

这个提法,是在冒着风险的。因为政事堂的名字,其实是中书门下。执掌的大臣被称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

这两个职位,都是所谓的宰相,是太祖明令不许设立的。

如果是在朝会上提出,一定会有科道官员弹劾,让徐光启只能谢罪。

好在今日是朝堂大臣讨论,皇帝又明令畅所欲言。徐光启这个说法,并没有引来责难。

但是设立政事堂的提议,仍旧让其他大学士不满。

因为这样是能和枢密院并立了,但是内阁和六部,也彻底失去了插手枢密院的权力。

所以韩爌说道:

“臣以为设立政事堂不妥,不当违背祖训重设中书门下。”

“以臣之见,枢密院能够设立,但是品级不应太高,应当等同都察院。”

“都察院由左右都御史掌管,枢密院可设左右枢密使。”

“其下枢密同知、枢密佥事、枢密同佥等官,同样降低品级。”

这是他想出的办法,把枢密院级别降低,让内阁仍旧有插手的权力。

毕竟都察院虽然是独立衙门,但是左右都御史的地位,明显不如六部尚书。

如果枢密院和都察院级别相当,那就对内阁构不成威胁。

甚至枢密使的地位,可能还不如兵部尚书。

面对这种情况,袁可立道:

“五军都督府是由大都督府而来,大都督府则是源自枢密院。”

“如今左右都督是正一品,都督同知是从一品,都督佥事是正二品。”

“其官职来源,是国初枢密院的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佥枢密院事、同佥枢密院事。”

“故而袁某提议设立的枢密使,为正一品。枢密同知从一品、枢密佥事正二品、枢密同佥从二品。”

“韩学士将枢密使品级降低,让枢密院如何面对五军都督府?”

一个正一品的衙门,和正二品的衙门地位截然不同。

袁可立想成为真正的枢辅,就不会任由韩爌压低枢密院级别。

但是正一品的衙门,级别实在太高了。可以说已经到顶,没有衙门能压过它。

如果枢密使真被设为正一品,除了首辅之外,就没有官员能压过他。

甚至弱一点的首辅,都可能不如枢密使。

所以内阁那边,纷纷反对把枢密使定为正一品。

六部尚书,对此也不大乐意。

面对这种情况,朱由检决定折中,向群臣道:

“既然如此,朕决定左右枢密使空置,枢密院由枢密同知管辖。”

“兵部尚书加枢密同知或枢密佥事衔,参与枢密院事。”

“众卿以为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