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的时候一群老爷们,回来的时候多了三个俏丽的小姑娘,宁妃满脸狐疑,旁敲侧推,朱允炆都没理她,直至丛佩儿打听到消息告诉宁妃,宁妃才知道自己想多了,感叹于三人身世,亲自照料其起居,还给三人起了新的名字:
青青,子衿,子佩。
朱允炆有些不满意,人家有名字好不好,哪怕是叫腊肉,麦子,稻穗,那也是有名字的,至于给人家换名字
可这件事朱允炆说了不管用,因为三个孩子想要忘记过去,朱允炆一喊腊肉,人家就着急,说什么再咬朱允炆一口。
好吧,人家小姑娘现在叫青青,咬人发青的的青青
王屠夫的女儿回来了,虽然没有受苦,但毕竟是惊魂一场,听说回来就发高烧,就这样,还被王屠夫给拉到了韩家,非要给宁妃磕头谢恩。
宁妃见朱允炆不愿意出面,也只好勉为其难,安慰了王屠夫,又给里长与老人们发了话,再有孩子丢了,或遇到人牙子,直接找杭州安全局。
有了这句话,王官屯的百姓是彻底安心了。
青青看着王屠夫带着女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嚎,跑到后院找到正在欣赏白云苍狗的朱允炆,问道:“我听韩姐姐说,我们得救全是因为王屠夫家的女儿被掠走。他家的女儿又不是你的女儿,你为什么会管”
朱允炆看了一眼小丫头,道:“为人父母,谁能承受孩子丢失的沉重与痛苦将心比心,这种事就不应该存在于人间。”
何况,自己是君父。
那些孩子说是自己的孩子,也是没错的。
对于贩卖人口,朱允炆并不赞同与支持某些“文明”的律令,而是更偏激地认为人牙子必须死,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杜绝人口贩卖的悲剧。
可惜,人家只会建议少两年,再少两年,给点钱,补偿下了事了,人家虽然拐卖了你儿子,但你儿子现在不也挺好的,不就是长大了几十岁,还省了你的抚养费了,至于要人性命嘛。
朱允炆认为至于,十分至于
因为当他们抢走孩子的那一刻,当他们卖走孩子之后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孩子亲生父母痛苦的每一分每一秒
这些痛苦,谁去考虑
这些煎熬,谁来抵债
这些失孤,谁来陪伴
法律是用来弘扬正义,保护善良的人,而不是去保护那些知法犯法的人
每当看到一些人牙子只有那一点刑期的时候,朱允炆就咬牙切齿。
在那个时空,朱允炆说了不算,偏激点最多也就是一个愤青,嚷嚷两句,也影响不了公正廉洁。
但在大明,自己是天下之主,何况还有现成的大明律作为后盾,咱现在是堂堂正正地依法办事。
大明律中对于贩卖人口的处置,基本上与元朝差不多,元朝的规定就是:若将良人拐卖为奴婢,即使只有一人,也杖一百七,处以流刑。如果拐卖两个人以上,就处以死刑。
一百七十棍还能被流放的,显然是打得不够认真,不够彻底
朱元璋在编写大明律时用了“拿来主义”,又添加了自己的内容,对人牙子就四种处置手段,简单明了,易于操作,即“斩”、“绞”、“杖”、“流”。
朱允炆认为,杖刑大可以免了,打人毕竟需要挥舞那么多次棍子,多累人,流放也可以免了,还得花路费,跑几千里,值当吗
这边朱允炆还没打包好行礼,那边罗显跑来告诉了朱允炆一个不好的消息:
李善长的长子李祺已不在临安县。
朱允炆并没有就此大发雷霆,要知道狡兔三窟,这个李祺虽然不是兔子,但想来也不会只有一个藏身之处。
“找人作画像,发各地安全局,务必将他找出”
朱允炆平静地下令。
罗显刚松了一口气,就听朱允炆说道:“杭州人牙子如此猖獗,人口丢失,这是朝廷的事,本不该怪安全局,但我心情不好,你们就受点罪吧,自己领二十杖,旗下所有人领十杖,长个心眼,以后也好多留意。”
罗显连忙领罚,走出门还笑了几嗓子。
二十杖、十杖说多不多,也只是走个形式,毕竟抡棍子的都是自己人,不会下死力气。至少这件事就过去了,杭州安全局不会因为翠江楼之事受罚。
但罗显也有些头疼,皇上这是想要将人口买卖的事也划给安全局管管,现在的安全局业务是越来越多了,要不要找薛夏要几百号人
临别。
韩秉忠、韩氏等人虽然很不舍得韩夏雨入宫,却也知道这是自己小女儿的机缘,不敢耽误。
韩夏雨第一次离开父母与哥哥,满满不舍,离家的时候哇哇大哭,让二老伤心不已,但当朱允炆说了句“要不留下”的话时,韩夏雨顿时就转身钻入马车,没心没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