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万人拔营,可不是当时下令,半个时辰就能出发的,哪怕这支队伍以骑兵为主。
巴耶塞特在山区采取的是防守战略,原本打的主意是引帖木儿来攻坚,从而消耗其骑兵力量,等待战局发生改变再一举击溃帖木儿。
而防守,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物资,眼下要拔营前往安哥拉,自然也需要带走这些物资,这边先头部队已经出发了一个时辰,那边营寨的人还在收拾锅碗瓢盆。
但巴耶塞特并非是浪得虚名,闪电的称号也绝非是白给的,当奥斯曼士兵被完全动员起来,他们便开始了强行军,骑兵在前开路,步兵在后紧随,一些老弱在半道之中倒下,没有人会伸出手去救援,一些雇佣兵也因为疲惫不堪而逃离了队伍。
但巴耶塞特的统治力依旧强横,凭借着顽强的意志,经过两天急行军,克服了沙漠等困难,将部队拉到了安哥拉城的东北。
只不过,军队的数量减了不少,经过点数,只有八万五千余人,已不足九万。
眼前是丘布克平原,而帖木儿的大军已然在不远处完成了布阵,正在等待着自己。巴耶塞特目光闪烁着杀戮的光芒,召开了军事会议。
斯特凡报告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帖木儿占据了丘布克河的上游,并截断了水源,下游的水源中充满了马匹的粪便,动物的死尸,已是无法饮用。”
“什么”
巴耶塞特有些愤怒。
没了水源,战马与人又将如何作战可这方圆近百里,也只有这一条河流
苏莱曼有些焦急,眼下的状况已经证明帖木儿在不断削弱自己的部队,不能再等待下去了,必须作战,于是提出:“苏丹,我们必须战斗,直接击垮敌人,要不然军士会被渴死在这里”
想要进入安哥拉,也必须穿过帖木儿的防线,想要穿越沙漠再回去,怕是没到地方,军队都要渴死在半路。时间拖得越久,越对奥斯曼军士不利。
斯特凡不赞同苏莱曼的建议:“眼下我们拼了命赶来,一路强行军,无论是马匹还是战士都十分疲惫,以疲惫之躯如何能与帖木儿作战务必休整,哪怕是一夜的时间”
伊萨则不认同两个人的观点,劝说:“我们应扎下营寨,对峙观望,同时安排其他人找寻水源。帖木儿远征而来,后勤必难持久”
巴耶塞特思索良久,方下定决心:“明日决战”
帖木儿坐在营帐中,布置好了自己的阵型,十四万大军分为三个部分,都由自己的儿孙统领。
左翼沙哈鲁,右翼米兰沙,皆是骑兵,他们当中有突厥人,有蒙古鞑靼人,无论来自哪里,都有着相似的容貌。
骑兵腰配马刀,马挂长弓,箭壶左右设在马鞍前。弓是他们最强大的武器,也是战斗最主要的兵器。
中军是穆罕穆德,是帖木儿打造出来的撒马尔罕重骑兵与普通的鞑靼骑兵,此外,还有三十二头印度战象,而这,就是帖木儿行动速度快慢不定的主要原因,也是帖木儿专门为对付巴耶塞特带来的秘密武器。走出营帐,看着雄壮的战象,帖木儿不由有些得意。
每一头大象都如一座小型城堡,身披链甲,背上是一座宛如城楼的建筑,里面可以容纳三个军士,即可以用弓箭杀人,也可以投掷标枪。而在大象的周围,还有配合的骑兵。
“大汗,巴耶塞特的军队没有动静,应该是明日再发动进攻。”
穆罕穆德禀告。
帖木儿微微点了点头,问:“安纳托利亚骑兵那里有消息了吗”
穆罕穆德犹豫了下,说:“对方并没有直接答应,但已经有所动摇,怕是在观望。”
帖木儿冷笑一声,这些人就是这样,失去了尊严,失去了土地,如今成为其他人的马前卒,还不知道悔恨,反而想着看看谁更强一点就跟着谁混。
既然如此,那就必须给他们一次狠狠的打击,只有这样,他们才可能反戈一击。
“安纳托利亚骑兵被安排在了右翼”
帖木儿问。
“没错。”
穆罕穆德肯定。
帖木儿微微摇头,这个布置对于他们来说是有些不幸的。
巴耶塞特的右翼对应的是帖木儿的左翼,别看沙哈鲁为人谦逊,但他手底下的兵可一点都不谦逊。真打起来,有对方受的。
巴耶塞特也完成了布阵,与之前的阵型基本一致。
左翼依旧是斯特凡等为首的巴尔干附庸部队,包括斯特凡的黑色重骑兵,右翼还是苏莱曼带领,包括安纳托利亚骑兵。
只不过这一次,苏莱曼将奥斯曼帝国的骑兵放在了后面,将安纳托利亚骑兵放在了阵型的最前面。这个意图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
你们是投降的人,理所当然应该在最前面表现你们的忠诚。
简单来说,就是当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