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朴酷文学>女生耽美>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九百九十八章 设西疆省,民族政策

第九百九十八章 设西疆省,民族政策(1 / 2)

征西作战暴露出来的问题有很多,比如缺乏快捷的联络与通讯方式,缺乏精通蒙古语、察合台语人才,作战配合不够密切,后勤补给线路过长下的作战意志下降等等。

为了明确这些问题,朱允炆一连三天,都在武英殿听取征西文武意见,并安排五军都督府、兵部商议军队战力提升的方向、方法。

这一次集议,解决的最核心问题并非是军队如何改进,而是向大明最精英的文武大臣传递了两个信号:

其一:大明还有敌人,还需要这些人才,朝廷并不打算良弓藏、走狗烹。

其二:火器是未来,武将与兵法一样是未来,朝廷将加大火器武将与军士培养。

第一个信号,安抚了旧的与新崛起的武勋新贵。

第二个信号,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解缙、郁新、杨士奇有些不安,即便是赢得了帖木儿,控制了西域,朱允炆并没有完全转入文治,依旧强调武备更新,重视军队建设。

在郁新等人看来,朱允炆的这种动作,显然是为军事扩张做准备,至于百年之后的事,谁能说得准。

朱允炆给出了一个百年的警告,这个百年,并非是西方全面殖民,而是西方开始殖民,开始扩张,开始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威胁。

对于郁新、解缙等人的看法,朱允炆并没有太多在意,文治是需要,但没有军力支撑,再美好的文治,也不过是风花雪月里的有病与无病呻吟。

集议结束之后不久,建文七年的军制、军队革新计划便正式发布,并明确提出了十年内,将新军之策全面覆盖天下卫所。

此文书一经颁布,没有享受新军之策的卫所纷纷松了一口气,遥遥无期的等待,终于成为了可以期待的事。虽说有些卫所没有享受到新军之策,但朝廷确实提升了卫所部分待遇,让其足以安心等待。

毕竟不能造反,除了等也没有其他办法。

六月八日,朱允炆召见内阁解缙、茹瑺等人,连同高逊志、郭三省、周忱等西域官员,商议西域治理事宜。

茹瑺看着巨大的西域舆图,对朱允炆进言:“皇上,既然在西域设置三司,就应在西域设省,以正其本。”

郭三省连连赞同:“不设省,仅用西域称代,总觉得是域外之地,不是我大明国土,应设省以归化人心。”

朱允炆欣然答应,指了指西域舆图:“西域本是中原旧土,眼下新归,乃是一片新的疆域,因处于极西,称之为西疆省ps:不是不想作新省,而是因为这个地不让提,到处打杠难受如何”

“西疆省,大明的西部边疆,好”

茹瑺表态。

解缙、杨士奇等并没有意见。

朱允炆改名字上了隐,委鲁母改为了乌鲁木齐,库尔喀拉乌苏城太麻烦,修改为了乌苏城,昌都剌的最大城镇,改为昌吉,亦力把里城也不能叫这个名字了,更定为伊宁,还有和田,喀什等,一应贴合后世

当皇帝的改名字、起名字是很有成就感的事,就像是武威、张掖、酒泉等,想来汉武帝当年也是意气风发的。

这不算啥,皇帝嘛,别说改地名,赐人名,狠起来还给自己改称呼,封个什么威武大将军当当

朝廷对西域治理的政策基本已定,但在这之前,还必须解决一个问题。

朱允炆传召哈密伊斯兰教教长伊玛目,伊玛目行礼,恭敬地说:“愿真主赐福大明与天子,愿和平降临在大明的土地之上,国泰民安。”

虔诚却不卑微,不卑不亢的祝福,这是一个教长的风采。

朱允炆虚抬右手,微微点头:“你的尊敬与祝福朕收下了,感谢伊玛目教长为维护西域付出的努力与贡献,你的功劳,将会永远铭记在史册之中。”

伊玛目很清楚,在臣服大明的那一天开始,自己已经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但自己臣服大明,并没有违背良知,也没有违背教义。

哈密王都臣服大明了,自己臣服算什么。

虽说哈密王现在挂了,但现在的哈密就是大明的一个城镇,臣服大明,是理所当然的事,无关其他。

为了宣传真主的声音,为了传播光,也为了保护西域的百姓、商人,不能听茹瑺的,也不能听瞿能的,必须要朱允炆,要大明皇帝亲自背书。

伊玛目感谢过朱允炆之后,开口道:“尊敬的天子,现在西域已成为大明的西疆省,数十万子民将臣服在大明天子之下,然西疆省百姓与中原百姓不同,其多信奉伊斯兰教,信奉真主安拉,古兰经是他们最重要的典籍,希望天子可以怜悯,给他们信仰的自由。”

朱允炆拿出了一本古兰经,平和地说:“不知伊玛目教长可听说过大明水师的副总兵郑和,他可也是伊斯兰教忠诚的信徒,曾率领船队抵达天方,触摸圣石,吐露心扉。”

伊玛目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郑和是真主安拉的信徒,这一点是众人皆知的。朱允炆此时提到此人,说明他是开明的。

果然,朱允炆继续说:“依朕来看,信奉释迦牟尼,信奉真主,信奉耶和华,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一种精神的信仰。大明可以容得下佛,容得下道,自然也可以容得下伊斯兰教。只不过”

伊玛目脸上的笑意陡然一凝,连忙追问:“只不过什么”

朱允炆郑重地说:“伊玛目教长,佛在寺庙之中,它不会害民,不会鼓噪百姓造反,不会鼓吹暴力。道也一样,可教堂里的人,是否充满暴戾之气,是否也如帖木儿一样,一手持剑,一手持古兰经,叫嚷着将真主的光与声音传给所有人。”biqugét

伊玛目心头一沉。

朱允炆的意思很清楚,佛服管教,道服管教,僧人老实,道长老实,你们伊斯兰教是不是也服从管理,老实本分

伊玛目连忙保证道:“古兰经是和平之声,是团结之声,绝不会暴戾、侵略,不会宣传与支持战争。”

朱允炆微微摇头:“你的保证,如何让朕相信”

伊玛目有些目瞪口呆,不明所以。

郭三省见状,连忙提醒伊玛目:“教长,皇上是问你,是否愿意接受朝廷的监管,朝廷为管理佛教,甚至了僧录司,为管理道教,设置了道录司。”

伊玛目恍然,对朱允炆说:“伊斯兰教在大明境内传播教义,自然需要接受朝廷的监管。”

这是基本的条件,基本的道理,伊玛目还是清楚的,在谁的地盘,听谁的规矩。

朱允炆欣慰地笑了,伊玛目是一个老于世故的人,他明白为了传教需要付出什么。

“朕就提三点,你且听一听,若不合适,尽管提。”朱允炆没有端架子,反而很是亲和地对伊玛目说:“这第一点,朕可以允许百姓自由信仰伊斯兰教,需要说清楚,是自由,而非强迫。你们有本事,大可以如佛教一样传播教义,朕不干涉具体事宜,但在教义之中,必须摒弃一切鼓励暴力,反对朝廷的内容。”

伊玛目点头,反朝廷,是没出路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