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朴酷文学>其他类型>快穿之莫欺少年穷> 21第一个任务第二十一幕

21第一个任务第二十一幕(1 / 2)

既然已经有了努力的方向,阮绵绵便每日琢磨。首先,如何保障王玄策的人身安全,让他远离那个变态舅舅苏行逸的魔爪呢?没钱没势,又无武力值加身的阮绵绵暂时还没头绪,只能先跳过。那就往另一方面努力:在王玄策心里深深植入“为百姓谋福祉”的伟大理想。

阮绵绵打算走“润物细无声,量变引发质变”的路线。其实简单来说,就是让王玄策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从政为民”的崇高思想。

阮绵绵有些发愁:“唔,筒子,其实按智商来说,王玄策给我洗脑还差不多。我想给他洗脑,灌点私货,估计是悬。”

系统君并不赞同,它反驳道:“你想想,历史上很多伟人不也是受亲友影响很深吗?可见不管是庸人还是天资聪颖的人,身边人的影响总是不可忽略的。”

系统君继续鼓励中:“总之,宿主你可千万别小瞧了自己。想想看,自打王家被抄家以来,是不是只有你伴在左右。你对他的重要性呐,恐怕早超过了你自己的想象。”

这么说好像也不全无道理。阮绵绵不再犹豫,说做就做,开始研究起策略。

王玄策这几日愈发忙碌了。每晚伏案工作到深夜才睡去。王府中无人不晓,这位清冷少年已成为肃王器重之人。连带着阮绵绵在王府里的待遇也水涨船升,具体表现在伙食标准提高,仆从们见了也十分恭敬殷勤。

一直被忽略的阮绵绵总算体会了一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奇妙感觉。可她却越发不安,诚然权力是美酒佳酿,却也是穿肠□□。得势时自然众人追捧;可失势后落井下石,看人下菜的小人也不在少数。

王玄策本就历经坎坷,若是深陷权力深渊,身边还尽是趋炎附势之人。那他以后难免会对人性失望,进而愤世嫉俗,心肠冷漠。

阮绵绵不打算从这些人身上给王玄策找希望。他们自己都早已从内部腐蚀,难以挣脱了。指望他们,只会跟着沉沦。

阮绵绵打算从底层百姓入手。在王玄策尚未平步青云前,令其遍览民生艰苦,生出怜悯之心,进而影响他以后的从政思想。

恰逢肃王派王玄策去城郊灾民点施粥。这正是大好时机,阮绵绵自是不能错过。于是便哀求着同去。自苏行逸一事后,王玄策对阮绵绵看得很紧,她的活动范围仅限于王府。念及阮绵绵多日未曾出门,而自己又忙于公务,少有时间陪她,那清冷的少年便蓦地心软了。于是阮绵绵便以编外人员的身份,掺在了施粥队伍中。

马车载着米粮,一行人向城郊驶去。

种地一事,多是靠天吃饭。今年天公不作美,多地旱的旱涝的涝。百姓收成少,吃完余粮便成了流民。京城是天子居所,自是富庶。为讨一口饭吃,临近的灾民便纷纷往京城聚拢。

源源不断的灾民往京城赶,守官不敢轻易放行,唯恐冲撞了贵人。当今圣上是位有为君主,对灾民一事极为看重。是以责令官员于四方城门外,各设立数处灾民点。肃王办事稳妥,深得皇帝器重,灾民一事便托其处理。

皇帝已过天命之年,太子之位却久悬未立。此次灾民之事,不免含有考量的意味。肃王深谙帝心,此中关联自是知晓。于是近日来,灾民一事便成了肃王府内的中心议题。而门客们也纷纷参与其中,替肃王出谋划策。众人心知肚明,谁能替肃王解此难题,宠信器重自会纷至沓来。

坦白来说,举凡投于肃王座下的门客,多是抱着“曲线救国”以出人头地的心思。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众人岂能放过。于是大伙儿卯足了劲儿,希望在灾民一事上有所作为。

王玄策虽年少却颇负天资,处事稳当又勤勉少言。肃王极为看中,因此施粥一事,便特意派了他前来,顺便实地看看灾民情况,以谋对策。

马车驶出城门,京城的繁华被尽数抛在身后。高高耸立的城墙就像两个世界的分界线。一面繁华热闹,一面荒芜凄凉。城内的体面奢华,与城外的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形成强烈的对比。

时近深秋,树木凋零,落叶遍地。入眼处一片萧瑟。

灾民点在城郊一处空旷平原。由木头搭成的低矮屋舍比比皆是,这不是温馨的家,只不过是肉身暂时的庇护之所。木头间隙不小,约能伸进三指,不少灾民把带叶树枝塞在缝隙中,以御寒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