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朴酷文学>其他类型>历代王朝更迭> 第27章忠于君与忠于国

第27章忠于君与忠于国(1 / 2)

从敢于拒绝为兵败逃回的楚文王开门一事上可以看出,楚国的大夫鬻拳是一个性情刚烈,敢于以下犯上、直言进谏的忠臣。也正是有这样一批臣子的存在,楚文王才能在做决策的时候避免冲动和错误,带领楚国行进在正确的轨道上。

鬻拳是楚国宗室的后裔,在楚文王麾下为官,他为人忠直,一心为国,追随楚文王,死而后已。其为人的所作所为跟著名的屈原是十分相似的,在他的一生中,有两件事情体现了其为人之耿和为臣之正。

一是在楚王伐息灭蔡时期。楚文王借口蔡国出兵救息而攻破蔡国,将蔡哀侯献舞俘虏回国。哀侯献舞觉察到了楚、息两国的图谋,顿时火冒三丈,大骂息国国君狠毒、楚文王无道。楚文王岂能忍受如此侮辱,于是决定将蔡哀侯大锅烹煮以祭祀太庙。

鬻拳审时度势,心觉不妥,于是进谏楚文王。他对楚王陈述了他的观点,认为不能因为蔡侯的无礼就用这样残暴的方式处死他,因为楚国即将进入中原,在军事征伐之外还需要尽可能地争夺中原诸多小国的支持。所以应当放过蔡国国君,并与之结为盟友,这样既能壮大自身实力,又能留下一个楚文王宽厚开明的形象,为楚国日后外交打下良好基础。

鬻拳的分析入情入理,楚国作为中原大地的后来者,各方面条件都不如他最大的潜在对手齐国有利。齐国经营多年,在中原打下深厚根基,与其他各国往来呼应,形成军事联盟。楚国处于以一敌多的状态,在日后的争霸中必须分化齐国阵营,结成自己的联盟与之抗衡。然而楚文王尚未正式进入中原,就留下残暴无道的恶名,会使诸侯国对楚国望而却步,甚至因此投入齐国阵营之中,壮大敌人势力,给楚国的扩张带来无穷威胁。楚文王为解一时之恨,却可能留下如此大的后患,着实是不智之举。

楚文王对此未必不是心知肚明,然而身为王者的威严不可侵犯。如若已经身为阶下之囚的蔡哀侯都敢如此放荡恣肆,那今后还有谁会把文王放在眼里呢?于是文王并不理会鬻拳的苦苦进谏,执意下令将蔡哀侯牵出,投入沸腾的油鼎之中。

鬻拳见文王一意孤行,不免急火攻心,国家的利益和君王个人的意气此时产生了尖锐的冲突,作为臣子更不能失去原则,必须要做出有利于君且有利于国的抉择。鬻拳无奈之际只好出此下策,他持刀上殿,将刀刃横在楚文王脖子上,怒目圆睁,威胁说宁愿君臣二人共赴黄泉,也不愿君侯行此不义之事让君侯失信,国家蒙羞。

文王见鬻拳如此坚持,又惊又惧,只得收回成命,饶恕了蔡哀侯。随即,鬻拳弃刀跪于文王面前请死,说文王肯听从谏言是国家之福,为臣者对君王进行横刀胁迫是大不敬,因此请求领罪受罚。文王惊魂甫定,却并不以为忤,言鬻拳一片忠心,行此激进之举也是事出有因,故可赦其罪过。

鬻拳却坚持己见,并于众人面前,持斧自刖双膝,并说绝不敢自赦己罪,大呼若有为臣者无视君臣之礼可以以此为鉴。楚文王大惊,急命救起,后将鬻拳斩下的双腿奉于太庙以自省。鬻拳已是残废之人,被委任守卫城门,这于鬻拳而言,可以说是无上的荣誉了。

另外一件事情,则发生于文王率军平息巴国和阎敖族人联合叛乱之际。巴国与楚国曾是盟友,却一直貌合神离,更在两军共同征讨申国时矛盾公开。由此裂隙越来越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终于在鲁庄公十七年(公元前677年),巴人作乱,攻击大夫阎敖属地,阎敖仓皇奔逃回国都,却被文王处以极刑。阎敖族人惊怒之下遂联合巴国军队共同反抗楚国,声势浩大。

楚文王率军平乱,不想因骄纵轻敌惨遭败绩,自己更是身负箭伤,只得且战且退,意欲撤回都城再整旗鼓。谁知文王历经艰险来到城下,却被守门人鬻拳拒之门外,鬻拳以为楚军自文王继位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取,却在弱小的巴国面前吃了大亏,实在有损颜面。而文王作战失败,大军铩羽而归,非但不思反败为胜之策,反倒争相进城,想要避而不出,羸弱至此,楚国颜面何在!于是鬻拳执意不肯开门,并要求楚文王带兵攻打实力不强的黄国,好歹讨得一场胜利,班师回国。

楚文王纵有雷霆之怒也没有办法,只好调转马头,率领大军攻向黄国,虽然楚军新败,但余威尚存,稳稳拿下战斗,挽回颓势,可以昂首挺胸开回国境之内。然天意难测,文王不幸染病,竟然不治身亡,死于军中,对黄国的胜利,为其累累功勋划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噩耗很快传到国内,鬻拳陷入自责之中,他将文王拒之门外,逼迫其操劳征战,无疑对文王的病逝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鬻拳安葬文王于王陵,随后自尽,以示忠心。

纵观鬻拳一生,为臣不负忠君之职,为人不负内心本性,可谓无憾。鬻拳之直谏,形式之激烈,意图之坚决,纵观中国历史,亦属罕见,既体现出了为臣之忠信,更体现了为臣之艰难。古之忠臣,动辄落入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境地,原因在于他们往往徘徊于“忠于君”和“忠于国”之间。一俟君王昏庸,“君”与“国”二者之间就会出现尖锐的对立,而臣子此时则会陷入两难之中,往往酿就悲剧。以鬻拳之耿烈,非但未遭文王见弃,更能身负英名而终,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同时也体现了楚文王的贤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