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朴酷文学>都市言情>香江之狼> 第260章 【提前投资】

第260章 【提前投资】(1 / 2)

11月中旬。

opec(欧佩克)第76届部长级会议上正式宣布:以争夺市场份额来取代过去的限产保价政策,从而导致国际油价战和油价暴跌。

后世,称之为第三次“石油危机”。

在这之前,国际原油价格在31美金每桶左右,自从欧佩克组织宣布后,国际原油价格便开启暴跌模式。

此时从伦敦考察回到香港的林正杰,听闻这个消息后,心中大舒一口气。

此次维港投资、恒金投资斥资6亿港币,沽空了价值40亿左右的原油期货单子。由于原油期货波动较大,再加上没有留备用保证金,林正杰还是有些担心某天来个暴涨10~15的(原油期货保证金一般是15,相当于杠杠在7倍左右)。

如今有这个‘黑天鹅事件’,再大的金融组织,也不可能逆天改命。

与此同时,国际原油开启暴跌模式,也意味着收购赫斯基的日期越来越近。

泰富集团。

陈伟忠、唐仁坚、何方塘‘三架马车’一同来到林正杰的办公室,汇报工作。

林正杰此次前往纽约、伦敦考察私人投资事宜,所以时间长达十天时间,这么大一个集团,自然有不少工作汇报。

不过,林正杰每次国外考察,每天都和泰富集团通电话,了解情况。

如果说,陈伟忠、唐仁坚、何方塘是泰富集团‘三架马车’,那么其实袁天凡算得上林正杰手下第一大将,会德丰副主席兼行政总裁,足以说明其的重要性。

特别是,会德丰集团已经逐步在多元化发展,今年获得超级市场‘大润发’、便利店连锁品牌‘ok’、通讯业务(数码通)、货柜码头股权;这让很多人都看明白了,林正杰也要培养出一个‘和记黄埔’规模大小的综合性集团。

其实,如果将港灯出售给会德丰集团,那么会德丰集团就打过和记黄埔很多了。

当然,林正杰不会舍得这个现金奶牛的,港灯今年的盈利将突破15亿港币(电力、地产、零售是主流),堪称现金奶牛不为过。

唐仁坚:“明年我们的销售计划是突破230万平方尺楼面目前我们的储备楼面是1100万平方尺泰富广场一期将在12月初旬正式动工”

林正杰翻阅着文字资料,听着属下的工作汇报,心中比较满意大家的工作。

之所以明年(1986)销售计划是230万平方尺,这是因为香港地价涨幅较快,而做出的调整性策略,也就是‘多捂盘’。

“现在港九市区的土地已经越来越少,新界发展已经是必然,好在我们也在八十年代初就开始重视,后续地产发展可以关注一下新界的土地,否则会无地可开发的。”

“好的新界开发方面,新鸿基走在前面,其次是恒基、长实,我们确实落后一些。新界开发要重视地段、交通网络,才能受到市民的青睐。”

林正杰点点头,说道:“不错,新界开发不同于市区开发,还有地方乡绅的盘根错节影响,所以如何搞好这个工作,你们要多重视。”

很多旁外因素,做地产也会遇到,当然以泰富集团的影响力,问题不会有多大。

唐仁坚说道:“好,不过现在集团的资金方面?”

林正杰说道:“不像以前那么宽裕,所以储备地皮的速度肯定会减缓明年,域多利兵房二段就会招标,没有十亿港币不可能拿到,所以仅仅是泰富广场的投资,我们就得斥资50亿以上当然,储备地皮的购买减缓,只是相对性的,我们或许比不上新鸿基,但比恒基还是没有问题的嘛,所以明年会继续增持不少土地储备的,至少不会低于300万平方尺。”

销售230万,进货300万,还有增加楼面储备。

整个八十年代,林正杰的要求不高,那就是‘四大发展地产商’、‘储备地皮可以增加至1600万平方尺以上’。

重要的是,要一举成为置地、九龙仓一般的‘商业地产’规模,所以‘泰富广场’的500万平方尺商业楼面,就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像新鸿基、恒基、长实都很难做到‘发展地产’和‘商业地产’兼顾,新鸿基也顶多是在新市镇修建购物中心,恒基基本没有什么商业项目,长实也是重视发展地产。

唐仁坚马上心中有数,说道:“好的,明年我们的发展地产盈利及地皮回笼,相信是跨步式发展。”

卖出230万平方尺的楼面,不仅仅收获的是利润,还回笼了地皮费用;虽然230万平方尺地皮费用,买不到同等的地皮,但也可以是一笔很客观的资产。

接下来,何方塘汇报道:“美元兑日元已经跌至208点的汇率,我们投资的外汇获利颇丰”

林正杰直接说道:“不急,等到200点出头一点,我们可以抛售第一批沽空260点的单子,剩下的,明年再说,反正还不缺资金。”

“好”

分批抛售,丝毫不急,反正两年内最低120点呢!

大家听到外汇,都有些兴奋,炒炒外汇,赚得比他们做一年地产还赚得多。

可不是嘛,就算将20亿港币兑换成日元,今年都可以赚个4~6亿港币。

这不比抢钱赚得快,而且没有风险(货币兑换),比如泰富集团斥资20亿收购的日本物业,就是如此。

恒丰银行总部,林正杰在董事长办公室接待了董健骅。

双方坐下后,董健骅就佩服的说道:“林生,很少人有你如此果断,将会德丰船务在很短的事件内解除危险。”

今年年初,泰富集团收购会德丰洋行成功后,第一件事就是大量的卖船,几乎是白菜价的清仓处理。

因为在林正杰看来,停留在港口的船舶不是资产,而是一笔笔负债,因为不开也要花很多钱——船员、港口费、保养费等等。

仅仅三个月不到的时间,会德丰船务的船只就从100万吨减少到50万吨。

当然在去年(1984年),马登也致力于减少船只,将会德丰系的140万吨船只减少到100万吨。这种处置方法,让会德丰船务比董氏集团、赵氏的华光等,更容易资产重组。

这相当于巅峰时期的会德丰船只的总资产是19亿左右,而如今仅剩下6~8亿的规模;就算是如此,会德丰船务也不能说在赚钱,勉强能维持运转而已。

可见,今年(1985)航运有多低谷,根本无钱可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