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友文和詹徽是老油条了,和铁铉这种愣头青不同,他们深谙马屁之道,闻言忙不迭道:“皇孙青出于篮胜于篮,皇上乃伯乐,皇孙乃朱家千里驹也!”
朱元璋笑的合不拢嘴:“对对,说的很对!”
“这三条税收改革,到也给咱提了个警醒,你户部自明年开始,准备准备,也重新丈量土地吧!”
“咱的大明,太多土地被隐匿了,都给朕揪出来!”
傅友文忙不迭道:“臣,遵旨!”
“交趾咱就交给他折腾了,咱倒是期待,想看看他,究竟能给咱折腾出什么样子的成果出来。”
朱元璋笑了笑,挥手对三人道:“都下去吧。”
“鼎石,你好生做,不要令咱和咱大孙失望。”
铁铉心里对皇室感激极了,老爷子没有因为自己是色目人就心怀厌恶,皇孙更是对自己恩惠有加。
他从没这么感动过,从未有这么同时沐浴两位君恩过。
而今只感觉自己幸运至极。
闻言,铁铉恭敬肃穆的道:“臣!一定尽心尽责!”
铁铉出了谨身殿。
他很奇怪。
明明皇上老爷子,对外面太上皇那么看重。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对朝野公布身份呢?
难倒这里面,还有什么难言之隐不成吗?
铁铉想不明白。
实际上,是朱长夜过惯了平平淡淡的生活。
还活着的时候,在那朱家村待了一辈子。
因为系统死后苏醒,则是在龙虎山修炼待了一辈子。
早就已经,习惯于这种平静生活。
………………
明天是小年。
家家户户,已经开始张灯结彩。
朱雄英在东宫后院里面,开始提炼玻璃。
这几天,
通过师尊的提点,他不断的实验,一次次失败,终于在今天,提炼出了两块比较完整的玻璃镜片。
接下来便是打磨凸透镜片。
这个过程,需要自己去甄别镜片的厚度。
他不知道朱元璋的近视程度,不过寻常和老爷子接触,心里大概有个判断。
腊月二十三这天,朱雄英打磨好了镜片,开始用细铁丝制造镜框。
后面的工序比较简单,等一切制作完毕之后,他便将眼镜给存放了起来,只等老爷子过寿时送给老爷子。
今天是小年。
府内张灯结彩。
天朗气清。
临近年关,雪天反倒是少了。
做完手中一切,朱雄英已经离开皇城,沿着秦淮河跑了一圈。
他孜孜不倦的坚持早起,坚持晨跑,不是因为想要强身健体,增加武力。
而且他之所以喜欢早起晨跑,因为师尊经常早跑,早间的秦淮河人很少,清晨的微风吹过,看着安宁萧瑟的街景,这有利于他思考。
每次晨跑的时候,他都会思考总结自己说学到的东西,然后在有计划的制定出今后的步骤。
未雨绸缪,永远都是不落败的基本保证。
华夏从古到今,就从没缺失过智慧,能在历史留名的这一类人,每一个,都不容小觑。
晨跑结束,回去洗漱一番,朱雄英便提着礼品朝汤和家中走去。
先前汤和家眷搬到应天的时候,朱雄英去拜访过一次,所以认得路。
朱雄英找到门子,门子见是朱雄英来了,也不通报,直接带朱雄英进府。
汤和此时,正喜滋滋的躺在院子的摇椅上享受着清晨的安宁。
这摇椅,自然是朱雄英送的,上次汤和乔迁之喜,朱雄英也不能空手来,便送了一把摇椅。
这玩意也不值两个钱,老爷子们还特别喜欢,汤和不知和家眷炫耀过多少次这摇椅。
“汤爷爷,睡着呢?”
朱雄英笑呵呵的,将礼品放在石桌上。
汤和笑骂道:“扯淡!这都啥时候了,还睡啊?再睡就睡过去了。”
朱雄英笑笑:“给您老提了些礼品过来,都是些家常胡瓜西瓜啥的,得空自己嚼着玩儿。”
汤和喜笑颜开:“你小子,心思就是活络,才过了小年,便第一个记得咱老头。”
“对啦,你爷爷过年还需要处理一些事,不得空和你一起过,咋样?到咱这来?咱爷孙热络热络,让你爷爷眼红去吧!”
对朱雄英,汤和是真的喜欢到骨子里,不带一点掺假。
他时常都会妒忌朱元璋,如果自己有这么个孙子,恐怕也会不遗余力的培养他。
如此孝顺,懂得感恩,还有如此大本事的孙子,别说亲的,就算不是亲的,也得当成亲的培养啊!
要不是他朱雄英是朱重八的亲孙子,汤和真想也认他做干孙子栽培!
朱雄英笑笑,道:“别了,我应了凉国公那边,年关去哪儿过。”
汤和嗤笑:“呵!一家人了不起啊?”
朱雄英笑笑,道:“开了年,我在来您老这拜年,到时候给我点压岁钱啊,可不要吝啬,十万八万的白银,尽管给!”
“去去去!咱老头子哪有这么多钱?”
汤和笑骂了一句,看着朱雄英,猛地惊醒道:“哎呀!老咯,咱一直以为你长大了,可现在才发现,你还是个孩子,不过是好孩子,好孩子啊,年少有为,年少有为啊!”
一老一少正这么聊着的时候,汤府管事来了:“老国公,吴副千户来啦。”
汤和笑笑:“呵!让他过来。”
朱雄英见汤和有正事要谈,便不好在此逗留,急忙抱拳道:“那老国公您忙,我改日再来。”
汤和摇摇手:“不必,你也见见他,这小子,是咱经略东南沿海的一员猛将,对东南海防很有见解,你不是一直痛恨倭寇吗?认识认识。”
朱雄英愣了愣,这才知道老国公这是给自己拉拢人脉,心里有些感动,便点头道:“好!”
不到片刻,前方便有个汉子听着胸膛走来。
他个子不高,但是身材匀称,一看就知浑身有力。似乎是因为常年在海上的缘故,皮肤有些黑。
可不是那种乌黑的黑,而是透着红润的黑。
对方没穿官服,而是一身简单利落的短打扮,看着很是利索。
“卑职昌国卫副千户吴桢,见过公爷。”
汤和不悦的蹙眉:“没得规矩!咱不在军中任职了,你毋需和咱卑职不卑职的。”
吴桢嘿嘿笑道:“习惯了,改不了,今日得空回滁州看看老母亲,路过应天,便顺道来看看老国公。”
他边笑,边打量着朱雄英,小心翼翼的道:“这位……可是老国公子孙?”
朱雄英微笑着道:“并不是。”
吴桢这人,朱雄英听过,他是东南海上不可多得的一员猛将,在汤和经略东南的时候,建立了五十八所防御水寨,抵御倭奴不敢上岸分毫。(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