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朴酷文学>其他类型>我的华夏列祖列宗> 第538章 铅青雨幕,众人归

第538章 铅青雨幕,众人归(1 / 2)

第538章 铅青雨幕,众人归

将近晌午时分,气温越来越热,城南外跪满了百姓。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响彻城上城下。

“拜见陛下——”

苏辰站在车辇上,目光扫过四周黑压压一片跪伏的身影,将手中夏王剑递给了典韦。

“朕凯旋回朝,不必如此盛景,都起来吧,该忙的赶紧去忙,省得耽搁了时辰,被掌柜的扣工钱!”

天子的声音洪亮,就算跪在最后面的人也能清晰的听到,不知为何,天子的声音令他们感到心潮澎湃。

黑压压的一片身影缓缓起身,这边的苏辰走下马车,朝前方百官过去,此时的诸葛亮尚在麟郡做战后的粮秣统计。

此时统领百官相迎的是狄仁杰,亦如刚来那会儿,身形肥胖,但并不臃肿,须髯也不再花白,腰间挎一柄铁锏,大步上前朝苏辰拱手。

“狄卿,这段时日让你操劳了。”

回朝可不是摆谱炫耀,做为甩手天子,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慰问几句,让对方心里舒服。

……

“臣等遵旨!”狄仁杰、荀彧带头拱手躬身拜道,随后左右依次后退,散开后,乘坐各自的马车,驶离了城南这边。

回到久别的皇宫,苏辰与太子苏谌耍了一番,给他讲了东海之上的事,随后考校最近学的功课。

房雪君站在众臣当中,看着父子相拥的一幕,嘴角轻轻笑了笑。

征讨倭寇前面的三年之中,夏国上下一直采取积极的休养生息,尤其是北方各州各郡,虽然在人口上比不得中原、南方的吴州。

夫妻俩就这么坐在床边,相拥在这片安静的说着属于两人的私密话。

阳光穿过窗棂,泛起的宁馨驱走了外面恼人的蝉鸣。

这是御人之道中最简单的基础。

“陛下,臣妾还大着肚子……不能这样……若是想……臣妾大可让师姐过来……或者去孟昭仪那里。”

“你想什么呢,朕是想听听肚子里的孩子动静!”苏辰弹了一下妻子的额头,蹲下来,侧脸靠在女人鼓鼓的小腹上,双手轻柔的抚摸,听着里面‘咕咚’‘咕咚’的心疼声。

苏辰招了招手,将大腹便便的房雪君拉过来,又抱起儿子苏谌,“坐朕的车回去!”

荀彧只是笑着微微点头,侧身让出一条道,后面一个小人儿正垫着脚张望,看到父皇望来,挣脱房雪君的怀里,一下跑过去,抱住苏辰的双腿,脆生生的叫了一声:“父皇!!”

上了御辇,苏辰让宦官将凤辇里的椅子搬到这里,与白虎大椅并在一起,之后,御辇缓缓驶离原地,进入城门、驶入皇城。

不知想到了什么,房雪君俏脸唰的一红,有些抗拒的推着苏辰的双肩。

没有任何话语,可这拍手的动作,比一两句话更显得亲昵。

“最近太子日日缠着荀侍郎呢。”房雪君端了降火的酸汤过来,看着那边的父子俩,也说起宫里的事,“陛下,臣妾有意让荀侍郎做东宫太师,让诸葛丞相做少师,您觉得如何?”

“一国之运转,非老臣一人所能做,当百官功劳。”狄仁杰谦虚的再次拱手,苏辰与他客套一番,便让众人都起来,见到荀彧,只是上前在对方手背轻轻拍了拍。

但在诸葛亮、狄仁杰、荀彧精通民生,励精图治,底蕴隐隐赶超天独厚的中原。

苏辰朝周围文武挥了挥手:“都散了,明日开早朝,朕再与你们说话,先下去为三军将士准备酒水肉食,还有……阵亡的士卒,将他们的名字刻上丰碑!”

“朕觉得不错。”苏辰拍拍儿子的脑袋,让他出去玩。转过身来,端起桌上的酸梅汤喝了一口,便起身搀着妻子坐到床边。

“嗯。”几月未见,房雪君心中有想过许多要倾诉的话,被苏辰握住手,所有的话语,都变成了简单的顺从。

而且燕京做为夏国的政治、军事之都,西戎草原的战马和皮毛、牛羊筋骨等物,都会优先供应这里。

除此外,飞云港也是减少南方商人在货运上的成本,这是内陆其他州郡无法做到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的饱和,已经与鹿阳、盛康这样的巨城比肩。

虽然北方燕京、中原鹿阳都是夏国南北之都,但民间又有另一种说法,燕京才是真正的京师。

这一点,其实上上下下都是知道的。而且这些年华夏之文普及,车同轨、书同文之后,做为北方的人,在某种意义上,有着先天的优越感。

用他们的话说,北方的百姓是一路支持当今陛下,从大将军一路走到夏王,再到天子。

如今归为一国,度过了初期的不适应后,天下六国百姓都已安生,对北方那些人自持的傲慢和优越感,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这种默许下的态度,让北方各州的地方在这三年里隐隐盖过中原和南方。

不过这一点上,诸葛亮和王朗竟然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极力主张将夏国各州百姓地位平等。

甚至包括凉州刚刚改族名为羌的各个部落,以及南方越州百姓,三年里,两人算是第一次携手,通过学术交流、野史怪志、人文风貌等等能传播的途径,方才起了不少效果。

苏辰自然是全力支持的,毕竟当年他登基之时,就说过要让曾经的各国百姓,都为华夏之民,没有贵贱之分。

不仅仅是文字上的宣传,每年的秋闱也会其余州开一点方便之门,让那边刚刚接触华夏五科之学的学子们能进入燕京的选士当中。

在这一方面,并州太守李儒便做的极好,大抵是抛开当年火烧洛阳的心理负担之后,想要在这里一展才华,想要更多的寒门子弟、贫苦子弟也能翻身,在并州各郡各县,甚至下到乡村,搜罗民间聪慧之人入学。

致力让土地贫瘠、又没多少商贸税收的并州,另辟蹊径的兴起文坛之风。

这样一来,寒门子弟、贫穷人家对于夏国,自然感恩戴德,李儒这招算是将他们牢牢将其捆绑在夏国的利益一环里。

但凡有对夏国不利的事,这些新兴的文坛之秀,几乎一边倒的口诛笔伐,也有人甚至想要效仿,当年出使忻襄被杀的王怀义去往西域,逼迫对方国王将自己杀了,让天子有理由发兵讨伐。

这样便能青史留名,自己的家眷也在乡间借自己的名望,能得到更多的资助。

为此,苏辰也大为头疼。

翌日一早,苏辰早早起床洗漱,在宫女服侍下穿戴完毕,便与等候多时的典韦、许褚来到御书房,此时还是五更天,距离开早朝还有两刻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