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根子里她还是淳朴的。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千千万万个淳朴的她才组成了八十年代最显着的标签。
“听说你老家是涿州的?”
彭万华听秦婉秋提起过,眼下无事,随意聊道。
“嗯嗯,是涿州石塘那边的。”
白玉霞补充道。
“家里还有兄弟吗?”
“呃。”白玉霞停顿了一下,才道:“下面还有五个妹妹。”
“嚯,那可是一大家子。”
彭万华感慨了一句,似是说她,又仿佛自我感慨。
这个年代兄弟姐妹应该很少低于三个的。
本以为自家六个兄弟姐妹算多了。
没想到她家姐妹竟然也有六个,而且都是女娃。
“嗐,人多有什么用?吃不饱穿不暖的,不受重视更读不起书,早点嫁人就当给家里减轻负担了。”
白玉霞一边给他搓脚,一边不在意道。
她父母为什么生这么多,想到这,她又想起了家里的五个妹妹,白思娣、白念娣、白盼娣、白望娣、白招娣。
无非是想要个男孩子罢了,可是天不遂人愿,从她开始一直都是女娃。
父母信仰男孩子传宗接代,她和五个妹妹根本不怎么受重视。
不过她很庆幸自己能够长大,她知道有些人家为了生男孩子同时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会把女娃送人。
自家六姐妹能活着已经算幸运了,她有些乐观地想到。
听到这话,彭万华陷入到了沉思中。
这年头,结婚嫁人普遍都比较早,有一定因素是因为早婚的观念,更多可能还是因为穷。
改革开放才刚开始,经济还要一段时间才能腾飞。
至于生那么多,他也明白是什么原因便没有多问。
彭万华想做点什么,却觉得有些心有余力不足。现在做点事受环境的影响的太大了,哪怕他有超前的视野,短时间也无法改变什么。
不过,这不代表他以后不能。
“那你想回去看看吗?”
彭万华问。
“想有什么用?老家那边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何况是像我这种被婆家扫地出门的人。我要是回去了,不知道那边怎么编排我呢。”
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
在这个年代,尤其是乡下,寡妇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更别说是白玉霞这种没了丈夫带着两个孩子,还被夫家赶出来的的。
好在城里平时大家都忙着上班,没时间闲聊八卦。
白玉霞倒是少了异样的眼光,活得轻松自在些。
相比于回去遭人编排,她更喜欢待在城里。
白玉霞嘴里说着不回去,但彭万华觉得她还是想的,只不过碍于面子,性子要强罢了。
此外,彭万华却从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一丝丝的无奈。
这个年代虽说比以前已经进步许多,但依旧对寡妇有一些偏见和舆论上的不利。
要想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
彭万华即使作为重生者也很难做到。
这是一个时代,一个大环境的局限。
不过改变不了大环境,但他可以做到对白玉霞没什么偏见,以平常心对待。
“没必要太在意别人的目光和看法,人不是为了别人的评头论足而活着。做真实的自己比做别人评论中的更有意义。”
彭万华劝解了一句。
白玉霞听着一愣,似有所悟,低声琢磨道:
“真实的自己?”
随即她摇摇头,做自己实在是太困难了。
“谢谢您嘞,我去给您倒杯水吧。”
白玉霞仔细给他擦干已经泡好的脚,随即去厨房给彭万华倒了杯温开水。
喝多了酒容易口渴,喝点水可以缓解,让人睡得安稳一点。
“谢谢。”
彭万华接过水,感谢她这么体贴细心。
“您不用客气。”
白玉霞笑容满面道。
她见太多的异样的目光,而彭万华的态度和坦荡的目光,让她感受到自己还是一个正常人。
在这个冰冷黑暗的冬天里,彭万华对她的帮助就如同一抹阳光温暖了她的身心。
这也是她对他尊敬有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