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甚至想想皇家的规矩实际上很大,唯独皇帝和太孙不是特别守那些规矩。
这两位的规矩都是用在其他人身上,住在东宫也好、现在在乾清宫也罢,徐妙锦觉得这里的规矩甚至还不如在她娘家的时候。
食不言寝不语是不存在的,每天见了长辈要行礼、说话做事要懂规矩等等,这也是不存在的,主打的就是一个随意,亲近的好像有些时候没了规矩一般。
有些时候徐妙锦甚至觉得以皇帝和太孙的相处方式,看着更像是家人,是亲密无间的那一种。
其实郭宁妃也对徐妙锦说过,皇帝和太孙的相处方式,和当年皇帝对太子几乎如出一辙。
不同的地方就是太孙看着是更加性格外向,不像太子那样比较隐晦的表达情感。
所以别看有些时候皇帝暴跳如雷一般的大骂太孙不懂规矩,或者是板着脸不接受太孙的亲近,可是私底下不知道多高兴呢。
“明天还要准备朝贺、大宴,从早就要忙到晚。”朱允熥懒洋洋的晒着太阳,说道,“祖父,要不你明天晚些过去,我先去上朝。”
老朱就笑着说道,“咱有了重孙就不当皇帝,朝贺的时候皇帝不露面,你个太孙就这么急?要不要咱哪天划个船,你就不急了。”
要是以往听到这话,徐妙锦肯定会被吓得跪在地上不敢动,皇帝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拿皇太孙和唐太宗的玄武门之变做对比啊。
可是现在她习惯了,皇位之类的玩笑,皇帝就总是对太孙开,好像根本就不在意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一般。
“那我晚点去,我睡懒觉!”朱允熥嬉皮笑脸的说道,“一个人去遭罪,总好过两个人都去遭罪。”
虽然知道朱允熥是在开玩笑,不过徐妙锦还是劝道,“殿下,朝贺和宴请众臣是大事,还请殿下慎言。”
朱允熥顿时吃瘪,而老朱就笑的很开心,这个孙媳还是非常有分寸的,比起口无遮拦的孙子要强太多了。
老朱也跟着数落说道,“这话在家里头说说还行,传出去了多难听。这还没当皇帝就怠政,那还了得!你啊,这张嘴迟早惹出事端!”
“在外面端着,我说笑也不敢太过,生怕其他人多想。”朱允熥就无可奈何的说道,“在家里头也不能说笑,整天都要端着,这多累!”
老朱这就不好反驳了,谁让自家孙儿有些时候看起来是有些‘轻浮’的性格呢。
现在这样真的算是很不错了,起码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不会随意开玩笑,就是担心一些臣子解读错了引起麻烦。
在说笑间,张福生来奏报,安庆公主等人已经入宫求见。
乾清宫顿时热闹起来了,实际上自从朱允熥和徐妙锦搬到了乾清宫,这里就热闹了很多,起码老朱不至于回到了乾清宫没人说话了。
只是朱允熥有些时候叫苦不迭,老朱本来是个工作狂的性格,工作起来就是没日没夜、更是不存在分场合,不存在上下班的概念。
以前还可以躲在东宫,可是现在不行了。老朱想起来了什么就直接叫人,朱允熥敢躲在寝宫不出来,老朱就站在门口大声喊、大声骂。
“梅顺昌,给我过来!”朱允熥一声喊,说道,“好好的小子,没点精神头,这是瘟头鸡了!”
梅顺昌赶紧上前,苦着脸说道,“回殿下,臣知罪。”
老朱就看着这外孙,对梅殷和宁国公主说道,“你们教得好,咱这外孙明经守礼,小小年纪如此沉稳,这是好事!”
宁国公主就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父皇,儿臣也是为难。顺昌的性子本来就沉闷,儿臣觉得这是好事情,他身份如此肯定不该张扬。只是允熥喜欢皮实的孩子,这可如何是好。”
“不管他,咱就喜欢老实孩子。”老朱就开心说道,“梅殷这样的多好,这能成咱托孤重臣。”
其他人都觉得皇帝说话水分太大,皇帝要是真的喜欢老实孩子,就不会对这位皇太孙宠的没边。所谓的托孤重臣,看看这位太孙手里的权力,真要是托孤重臣反而是被收拾的厉害。
皇帝喜欢的,只是除了他那储君孙儿之外的所有的老实孩子,这样可以让皇太孙省心一点,这样的宗室或者外戚老实本分不惹祸。
梅殷这样恪守本分、不张扬的臣子,那是更好不过,用起来非常的顺手,这就是他的一些喜好了。
“呆头呆脑。”朱允熥揉着梅顺昌的脑袋,对宁国公主说道,“大姑,说了好些次了,顺昌太老实。总是压着他,孩子都没了调皮劲。”
安庆公主不惯着朱允熥,直接怼道,“你好到哪去?一天到晚就琢磨人心,要我说你比顺昌这些人老成太多!”
“胡咧咧什么?”老朱顿时不高兴了,冲着‘小女儿’就要吼,“多大的人了,真以为还小说话都没个分寸、轻重?”
安庆公主也是习惯了,她的父皇就是这么偏心,重男轻女不说,眼里只有大儿子、大孙子,其他人就算是再怎么努力都很难得到一句夸奖。
朱允熥就岔开话题,说道,“顺昌这也算是有些长进了,有点英武的样子。明年开春了,随五叔去北平,和有燉一道负责巡边练兵。”
梅殷和宁国公主有些担心,但是也不会反驳什么,这是大事由不得他们推辞、拒绝。而且真要是去北平也可以接受,又不是真刀真枪冲在第一线。
乾清宫就这么热热闹闹的,看起来也是稍微的有着那么点生活的气息。
不过老朱老神在在的安坐着没什么,他是大家长,所有人都不会说什么。
而朱允熥脸皮厚,不只是坐着晒太阳,还时不时的说说这个、安排一下那个,大家好像也都觉得理所当然。
这一老一少的地位在那呢,大家长以及未来的当家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