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叙很快引着一个年轻人进入帐中。
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余岁,身子清瘦,面色微黄,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两鬓的星星白发,不看面容,此人倒像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中年文士。
见到曹昂,此人便拜道:“杨旻拜见君侯!”
曹昂看着对方,随口便说得:“阁下这身气度,应该是出身大家,不像是能从贼的人。”
杨旻一顿,便回道:“君侯却是猜错了,在下出身卑贱,并无什么特殊的家世。”
曹昂听了一笑,没有多言。
这是个奇特的人。
曹昂也没过多纠缠此事,他没有打听别人隐私的习惯,便直截了当地说道:“波才派你来作甚?"
杨旻亦是没有隐瞒,尽述波才这两年的经历和目的。
波才当初在阳翟兵败,只带领少数残兵逃走,有麾下忠义之士,自愿为他赴死,诈作其尸,这才传出了波才身死的谣言。
之后天下形势大变,波才亦没能有什么作为,黄巾军便基本覆灭。于是波才便在陈国、汝南等地,收拢旧部,以盗匪的身份活动,以图复兴太平道。
这白虎在荥阳起事,让波才感觉时机已到,于是他便率部北上,投于白虎麾下,先是献计攻破中牟,又献计在敖仓一带设伏,靠着实力与能力成为荥阳贼的二号人物。
波才在军中威望日高,倒是让白虎生了忌惮。
这白虎重用波才,又不信任波才,双方更多的像是合作关系。
因此在前往中牟的途中,波才两次劝白虎北上,与黑山军会合,均没有成功,毕竟白虎并不信任河北的黑山军。而等波才想独自北上时,已经为官军堵住了道路。
荥阳贼被困在圃田泽,波才对白虎完全没有什么信心,并有心自行突围。不过他意外得知领兵之人是曹昂,却是有了别的心思。
突围之事,说起来容易,但波才早经过一次惨败,自是心有余悸。
若是换了旁人,他波才宁死不会投降。可是对方是曹昂,波才却是犹豫了。曹昂在波才心中的地位,并不亚于张角。
波才心中对曹昂,本能的敬服。
犹豫之间,波才便将心事告诉了主簿杨旻。
杨旻是军中仅有的几个文士,多年前为波才所救,二人亲若兄弟。对于杨旻的来历,波才亦不清楚,只知道是个落难的贵公子。
听到波才与曹昂的关系,杨旻立刻劝波才投奔曹昂。
杨旻很清楚,黄巾已亡,再做匪是没有前途的,倒不如投降曹昂,至少给麾下兄弟求个活路。
波才听得杨旻所劝,也知道大贤良师死后,"致太平"已经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了,唏嘘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投降曹昂。
除了大贤良师,曹小郎君是唯一一个能给他们指引一条活路的人。而且他们这么一大波人,也要吃饭,要活路。
曹昂听得,亦是唏噓。
对于黄巾军,曹昂是天然同情的。很多黄巾军将领在起事之后腐化堕落,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这不影响他们被逼造反的原因。
不过杨旻说的这番话,曹昂没有不信,却也不敢全信。
曹昂与波才三年未见,映像中还停留在那个慷慨激昂的年轻人身上。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如今的波才到底如何,谁也不敢确定。
谁敢保证波才不是在诈降。
在王霸之气这一块,曹昂一直没那么有信心。
于是曹昂表面上对杨旻很热情,但心理的提防,一刻没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