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朴酷文学>其他类型>浔阳月>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二章(2 / 2)

玉楼春料不到于太守会说这样的话,一时有些怔住,于太守又饮了一口茶,深邃双眸恳切地看向玉楼春:“阿娴,不急,你再想想。于家自然罪孽深重,然而亦想亡羊补牢,聊作弥补。”

玉楼春思绪翻涌,笑已经完全扯不出来了,她见惯了于太守儒雅内敛,从容不迫,不知为何突然有段记忆闯进她的脑海里——

似乎也是微雪天气,于太守那时只有十岁?九岁?记不大清了,拉着于老夫人的袖子跟她闹腾:

“阿娘,孩儿书都背完了,您就让孩儿在舅舅家多住一天吧!一天!就一天!孩儿答应给阿娴掏两只小鸟的……”

后来他真的给她掏了两只小鸟,偏偏那鸟儿叫得实在可怜,她不忍心又给放了。

停下,玉楼春阖着双目,在心里对自己说,快停下,你不是什么阿娴,你是玉楼春玉大娘子。

再睁眼时已是一片清明,玉楼春客客气气,既不立时答应,也不拒绝到底:“我只恐门不当户不对,误了令公子。”

于太守闻言摇头:“门当户对得很,我知道,你且慢慢想,不急,若你不同意,于家也会照看她。”

玉楼春到隔间去接杨纤月时,她正跟于朝一起解九连环玩呢,于朝见她来了,大大方方地行礼叫人:“阿朝见过玉大娘子。”

这孩子今年只有九岁,看起来却要比同年孩子高一个头还不止,看着活泼却不顽劣,很难不让人喜欢。

“姨母,这就是我亲生的师兄”,杨纤月认认真真地给玉楼春介绍,“我师兄是不是很好看很好看呀姨母?”

“祖母和母亲都想见见大娘子,还有小师妹”,于朝摸摸杨纤月的头,帮她擦掉嘴边的糕点屑,“大娘子跟阿朝这边走,好吗?”

每年年底,玉楼春来于府送年礼,于老夫人和于夫人都会传话请她去后院见面,今年让于朝来传话倒是第一次,可是……可是,有什么可见的呢?玉楼春只是来巴结于太守,求他继续照顾待月楼的生意而已。

如此而已。

“多谢小公子,我便不去叨扰老夫人和夫人了”,玉楼春对于朝点点头,把杨纤月拉到自己身边,“已经打扰贵府很久了,我就先带银兔儿回去了。”

于朝毕竟是个小孩子,面对玉楼春的拒绝不知所措,只能向身后的于太守求援:“阿爹……”

于太守把手放在儿子肩上,看向玉楼春:“母亲一直想见你。”

玉楼春很规矩很庄重地福身行了礼:“玉楼春多谢太夫人慈爱,还请大人代为致谢。”

大抵是被玉楼春拒绝多了,也就习惯了,于太守也不强留:“那,这回礼你拿着,不许推辞,不只是给你的,还有给我们小银兔儿的。”

捧着两个匣子来,又捧着两个匣子回来,玉楼春回来一清点,除了于太守说的两张腊茶茶饼,还有上好的燕窝、阿胶、雪蛤、铁皮石斛各两盒,另有一整套赤金镶红玛瑙累丝梅花头面,包括一支顶簪、一对鬓钗、一对长簪、一支挑心、一枚分心、一对掩鬓、一对耳坠、一对手镯、一对戒指、并花钿、小钗共十七件首饰满满当当装在螺钿盒里。

这套首饰显而易见就是给银兔儿的了,玉楼春想,出手实在大方,显得于太守说的那番话很有诚意,于家的意思很明确,无论杨纤月嫁不嫁给于朝,这嫁妆于家反正是先给了。

玉楼春没把这套首饰给杨纤月看,她只是默默把东西收起来,盯着杨纤月的籍书反复看。

杨纤月刚到浔阳城,玉楼春就去求于太守办这份籍书,这事其实并不太好办,杨纤月的身世完全是玉楼春自己编的,查无可查,没有人证。

从上洛南归的人不少,并不是人人都能落户,事实上,大部分南归的北人都成了没有户口的流民,最多只能办一个暂住的“客户”。

于太守为官一向严谨慎行,玉楼春这些年在浔阳城跟他互利共惠,倒与他达成了某些默契,因此当时去寻他时就当机立断,将杨纤月的身份和盘托出,而于太守立时就表示,第一,他会保守秘密,第二,照顾义士遗孤义不容辞。

他倒没有食言,事情办得妥妥帖帖。

玉楼春拿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她早已不是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性子了,照理说她该恨于家的人恨之入骨,再不与他们往来,可是,可是——

仇恨算什么?要紧的是活下去。

若于家真是真心实意的,银兔儿能有于家当后路,横竖比只靠玉楼春一个强多了……只是,只是,不急,得再看看,时日长着呢,先把该教给银兔儿的都教了……

她靠在榻上一点一点地捋清思绪,不妨杨纤月从院子里跑进来,带着一身北风脆生生地喊:

“姨母姨母,薛姨带着个拉胡琴的老爷爷要见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