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朴酷文学>其他类型>快穿之我与女配共战袍> 第235章 不叫清平,乐不起来(4)

第235章 不叫清平,乐不起来(4)(2 / 2)

杨善君看了看卢长青,也不知她话里几分真几分假。

她伺候在赵祯身边十多年,不敢说对对方的脾气秉性一清二楚,但也能猜个七七八八出来。

卢长青的身份还不足以让赵祯挂在心上,对方点名让一个刚入宫不久的女子单独去见他,想做什么并不难猜。

就在杨善君以为她们衙门要出一位嫔御时,这事忽然就没了下文。

卢长青猜测可能是赵祯还知道要脸,如果对方真的不要脸硬是要将她纳入后宫,那她就早点给对方体面,让他提前两年跟白明舟做病友去。

时间很快来到了新年,宫里四处张灯结彩,卢长青裹着林文卿从宫外托人送进来的新衣与张丽娘她们一起站在玉华殿外看着远处燃放的焰火。

“不知道阿娘和爹爹怎么样了?我已经有四个月没收到她们的书信了。”

人群里不知道是谁先开口,继而又响起了压抑着的啜泣声。

一朵又一朵的花火绽放在夜空中,宫闱太深,远处的火光根本照不到玉华殿这边,倒是爆竹声够大,这样即便她们在这个阖家团圆的喜庆日子哭得再大声,守门的两个小黄门也注意不到她们。

新一年新气象,学习了小半年的卢长青终于能值班上岗了。

从中书省和枢密院送来的奏折都已经分好的,卢长青主要负责的是枢密院那边传来的折子。

大多都是要钱要粮的,剩下的几乎都是关于西北军事的。

自景佑二年(公元1032)起,继承王位一年多屁股都还没坐稳的李元昊一改他爹李德明的亲宋政策,开始频繁骚扰北宋边境。

但输多胜少,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他故意演的,每次只派一小队人突袭人家几千上万的边防军,这不输很难,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麻痹宋廷,让其轻视他们。

二则是自宋朝建国以来至今在西北笼络了不少番人部落为其戍边。

这些部落最为人熟知的便是麟州杨氏,也就是后人熟知的杨家将。

除此之外还有府州折(shé)氏、丰州王氏、绥州高氏、金明寨李氏。

若论这五家谁最强,不是大家熟知的杨家,也不是治下人口高达十余万的豪族王李两家,而是人口不多,但精兵不少的折家,若论功业当属五家之冠。

以上五家除了杨家是汉人外,其余全是世代镇守边地的番人部落,且都与西夏政权有世仇。

之所以这些番人部落对宋廷如此忠心,那是因为赵祯用人不疑。

刘娥死后,赵祯亲政给朝廷来了一波大换血,把效力于刘娥的那些旧臣全部赶出了京城,即便是这样,他都没有动这些守边的部落半分,这让这些家族们感恩戴德,更加效忠于朝廷。

公元1040年,第一次宋夏战争全面爆发,双方交手的第一个地方便是李家的金明寨(在今陕西延州)。

当然这都是两年后的事了,就算现在卢长青跑到赵祯面前跟他说,李元昊要称帝造反,估计对方也不会相信。

现在宋廷完全不把李元昊当回事,觉得一小小附属国不足为惧,可就是这不足为惧的弹丸小国跟北宋一共打了五次大仗。

分别是仁宗朝、英宗朝、神宗朝、哲宗朝以及徽宗朝,最后在1227年被蒙古灭了。

要说赵祯也是倒霉,他赶上了之前和平三十年积累的军制问题一下爆发。当然最倒霉的还得是百姓,一打仗就要征兵征粮征税,还得征人。

仁宗朝宋夏大战期间,为了弥补军队机动力上的劣势,宋军不得不大举征兵,再加上北方辽人也想南下抢地盘,直接把宋朝的禁军、厢军刺激飙升到了一百二十多万这么个天文数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